瑪吉癌癥治療中心:與癌同在
來源:筑醫臺 時間:2015-07-30 10:09:58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在我們今天的社會,強勢群體更容易消費好的設計。但那些弱勢的一極:兒童、老年人、病患以及所有普通人,當他們不再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又或者不掌握較多的資源時,是否也可以在城市空間中獲得體面、尊嚴,還有樂趣。建筑設計將如何幫助他們實現這一點。瑪吉癌癥治療中心的發展歷程讓人感動,也引人深思。
1993年5月,著名景觀設計師Maggie Keswick Jencks被告知她的乳腺癌復發,只剩下2-3個月的生命。她接受了最先進的治療,奇跡般地多活了18個月。在那段時間里,她和丈夫著名建筑評論家Charles Jencks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研究治療癌癥的新方法。
在去世前的2年里,Maggie數次回到一家蘇格蘭醫院做化療。相比化療的痛苦,更讓她難以忍受的是等待,還有那壓抑的候診室。
“在這樣空洞冷漠的環境,病人就像要在那日光燈下一點點枯萎。”她在回憶錄中寫道。她想,如果在一個私密的、燈光溫暖的地方來等待檢查結果該多好。建筑能讓人身心疲憊,是不是也能讓人恢復元氣呢?
這是Maggie和丈夫的最初理念來源。他們都認為,為了讓患者更積極地面對癌癥,他們需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減壓的策略,要在一種輕松的家庭氛圍中與其他患者交流,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她堅信,人們不應該“在對死亡的恐懼中失去生活的樂趣”。
Maggie的遺愿是設計能夠提供實用的、情感上的支持和來自全社會的關愛的溫暖和熱情的場所。1996年11月,首個以她命名的瑪吉癌癥治療中心在愛丁堡成立,至今基金會已建成18個中心,大都坐落癌癥醫院內,全部由世界頂級建筑師設計。其中,位于牛津的瑪吉癌癥治療中心入圍了2015年WAF獎(見下圖)。
瑪吉牛津中心
瑪吉牛津中心
瑪吉牛津中心
每個醫療中心都有開放式的廚房,患者可以坐下來喝杯茶,還有通往花園的客廳,可以看見不同的風景。一對一的咨詢室保證了患者的隱私。在燈光明亮令人放松的區域,還有工作人員提供健康貸款、飲食計劃等等的咨詢服務。
除此之外,Jencks希望醫療中心的建筑可以“防范風險”,因為它真的攸關生死。“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危機,他們經歷情緒的低谷和生死的抉擇,并在這個循環里不斷搖擺。而像Maggie那樣的患者會選擇活著。我認為建筑是可以影響他們的選擇的。”他說。
Maggie生前為癌癥中心繪制的藍圖正在一步步實現。
上一篇:自然光對醫院裝修的意義十分特殊
下一篇:錢寧亞:醫院建筑設計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