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建設設計研究院王崗:綠色醫院設計中的新技術、新理念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15-04-29 16:48:23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山東兗州人民醫院是我們2013年年底竣工的項目,他現在是山東省最大采用地源熱泵技術的三級甲等醫院,也是綜合病房樓當中采用恒溫恒濕技術的醫院。這個醫院整個建設規模,南北520米,高度61.8米,整個建筑面積將近19萬平米。在建筑創意的前期設計上,離不開建筑師理念的設計,所以在設計之初,對整個大樓的設計,創意的設計,采用同心圓的設計手法。再一個在內部共同劃分上,采用九宮格的處理方式,來安排我們的內部平面功能和布局。(因為大家都知道兗州離曲阜很近,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在山東曲阜。所以山東人對天人合一,天圓地方的設計思想根深蒂固的印在我們所謂中國人和中華兒女的生活習慣當中。)
通過這種同心圓的設計理念,九宮格具體內部的劃分,還有一個功能模塊化的組織,我們希望把醫院的內部功能系統的潔污分流明確的體現出來。這是我們在最初設計項目的時候的一個理念,包括一些建筑弧面的處理方式,也都進行了理念的延續和延伸。
在內部功能上,我們就采用九宮格的處理方式,用九宮格的內部方式來劃分內部的各個功能區域,分成眾多的功能模塊,在每個功能模塊當中,我們安排了采光、通風、平面,我們希望通過加強空氣的對流,采用自然的采光,來進一步降低醫院能耗使用水平,所以我們在建筑設計方面提出了很多平面布局、內部庭院的處理。中國人可能根深蒂固崇尚自然,希望和大自然接觸。所以你無論給他提供多么好的內部環境,有時候他還是希望采光和通風。所以有時候大家都知道,中國人在醫院里住著,無論環境再好,他有時候也希望開著窗戶來采光和通風,和中國人大的生活背景,或者我們這種文化理念有很大的關系,他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環境的。
在內部功能設置上,我們圍繞著同心圓的理論,中間的部分,我們設計的是醫技的區域。圍繞著醫技,安排門診區、住院部,包括體檢中心,圍繞著它來進行所有內部功能設計和安排。在滿足醫療功能的前提下,我們創意性采用同心圓的理論,我們希望天人合一的思想,天圓地方的理念,能夠在這個地方進行體現。
在總圖布局上,根據醫院的功能,我們安排了門診的主要入口,這是急診的入口,還有住院部的入口,包括體檢中心入口,腫瘤中心,行政辦公,包括婦兒的入口。這個區域是我們發熱門診,感染病房的位置,它在獨立的區域,在國家建筑規范設計上也把它單獨進行設置,在醫院當中,有感染的門診和感染的病房。這是我們一些庭院的設計和考慮。
我們采用同心圓的理論,是為了最好的滿足醫院高效、快速、便捷的救護宗旨,我們把醫技在醫院中間部位來進行擺放,既可以對門診有一個良好的技術支撐,同時對住院部、急診區域,包括體檢中心都有一個很大的技術支撐。因為醫院的醫療資源需要共享,尤其這些CT、MR大型醫療設備,需要和其他區域共享。
這是當初的效果圖,當時也考慮很多室外環境的設計,考慮了院前區域的安排。對于當前醫院存在的普遍問題,剛才趙老師也談到了,它不同于住宅,也不同于樓堂館所,它是一個能耗大戶,對空氣質量要求特別高,在醫院當中,它是24小時在運轉的。不像酒店,可能白天都出去工作,晚上才回到酒店,晚上才是消耗的高峰時間。醫院是24小時不斷運轉,只要有病人住在醫院當中,它的能耗就不斷在產生。同時醫院又不像賓館,存在交叉感染的這種機率,對空氣質量要求更高一些。
所以基于這種原因,在兗州人民醫院當中,我們采用地源熱泵的技術。而采用地源熱泵,它也是分地域的。我們國家有的地域適合于采用地源熱泵技術,有的區域不適合。前期對他們地質做了一個調研,滿足于地源熱泵技術的,它的地溫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我們在這個項目上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如果大家不理解地源熱泵技術,做一個通俗的比較:比如說燒開一壺開水,我從0度燒到100度,我消耗的能源在0度—100度當中消耗這么一個能源。如果我要是采用一些地熱資源,把水直接加熱的過程當中,就已經50度了,我消耗的能源只是50度—100度之間的能源。在0度—50度之間的能源,我是利用自然,從地下采集的能源,來達到節能的目的。
剛才趙老師也談到了,可能在醫院的節能設計當中,更多提到投入和產出比,確實在前幾年為了達到三星、二星的標準,我們一次性硬件投入比較高一些。現在隨著整個技術的推廣,我們一次性的技術投入,硬件環境的投入在不斷往下降低。所以這種技術,也是不斷在成熟。再一個,施工技術也不斷在提高。
這是我們具體在施工過程當中,怎么做到把采集能源的管子提前預埋到鋼筋網里面,埋到鋼筋籠子里面。在做裝機工程的時候,采集的能源地下管網就已經提前鋪設到裝機里面。這種技術已經采用比較多了,這種技術是比較成熟的一個技術。原來最初采用水源熱泵,后來隨著節約地下水資源,再一個,地下水的回灌做不到,采集可以很好的把它采集出來,但是回灌的時候,有很多地壓的問題,回灌不回去,所以有很多地下水采集完能量以后,白白在醫院給流失了。現在從國家來講,也不提倡采用水源熱泵技術。一方面在醫院這個小環境解決了能源,從國家更大層面來考慮,浪費了很多地下自然水的資源,所以也不提倡采用水源熱泵技術。
我們這個技術采用地源熱泵技術,我們采用地下土壤的溫度技術來滿足我們能源的需求。這是我們當時在基礎施工的時候,我們在基礎之下進行大量的管線鋪設。大家看到這一個一個小頭,都是我們采集地下熱源的交換媒介管網。將來這些管子都要串起來,匯集到整個地下中心機房部分。這是在沒有裝機的部分,基本上拿一個鉆頭在土壤里面直接鉆,把管道續下去就行。剛才大家看到的鋼筋籠子是主樓的部分,需要有駐網裝機部分,我們結合結構的裝機來進行處理的,這是匯集起來的管網,地埋的管網。
采集能源,前端從地下采集熱源,這種熱源采集完以后,通過我們中央空調機組把能源轉換成我們所需要的冷媒、熱媒,再輸送到醫院當中的各個科室,各個病房,各個門診。在前端,我們如何把能源采集起來,采集起來的能源,我們是怎么用到終端的呢?這又是一種技術,恒溫恒濕技術,能夠提供一個比較好的舒適性,它的能源相對來講也是比較高效的利用。
上一篇:住建部建筑節能中心優質工程示范處副主任趙華:綠色醫院建筑的實施原則和關鍵技術
下一篇:2012版《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與我國原執行標準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