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下的全球戰略與中國機會
采訪企業:惠而浦
訪談嘉賓: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艾小明
吳曉波:惠而浦在白色家電里有非常高的地位,全世界第一臺洗衣機、第一臺對開門冰箱、在太空站里使用的唯一冰箱,都是惠而浦發明的。惠而浦進入中國是1994年,這20多年來,惠而浦的中國戰略是怎么樣的?
艾小明:1994年惠而浦進入中國,那時候是以合資、品牌租賃的方式,到2014年,我們收購合肥三洋,成為當時混合制改革的一個標桿,也是真正在中國扎根。在中國找到家之后,我們加大了投入,在合肥的滾筒洗衣機的智能化生產線正式投產,設立了繼美國、意大利之后的全球第三個研發中心,實現生產、研發、制造,全球技術平臺的共享。
吳曉波:惠而浦2014年調整了中國戰略。同一年德國提出“工業4.0”,中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企業的戰略變化和全球制造業轉型同步,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從你的角度看,中國區市場發生哪些新的特點?
艾小明:在消費端,是消費升級,從功能型變成情感型消費,我認為這是惠而浦在這一輪變化中的機會,無論是工廠還是產品,都會跟著這個變化。在產品領域,是智能化,以及深刻理解消費場景變化的個人化特點。
吳曉波:我這一次去惠而浦的展臺,有一個洗衣機有空氣洗的功能,衣服也好、鞋子也好,直接放進去,不用水,27分鐘,煙味、火鍋味或者香水味道,都用臭氧技術消除掉。另外一個是得了紅點獎的冰箱,可以和Android系統連接。你覺得這些創新點,是來自于中國市場的洞察,還是全球戰略?
艾小明:應該說是全球資源,聚焦中國。比如紅點獎的冰箱,外形設計是意大利的團隊,滾筒內部水流仿真是印度的團隊,結構、制造生產是在中國完成,并且同時在全球53個國家銷售。
吳曉波:另外一個有趣的功能是急凍冷凍,一條鯽魚凍成冰塊,取出來解凍10分鐘之后,這條魚還能在水里游。
艾小明:傳統觀念里面,冷凍之后食物不新鮮了,比如牛排,解凍的時候會有血水,這是因為內部的細胞結構破壞了,營養流失。但是用這個急凍功能,解凍的時候,血水非常少,還是新鮮的。這就是通過技術來實現消費升級。我的使命,就是將惠而浦這家百年企業沉淀的更多優秀技術引入到中國市場,來滿足中國區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需求。
除了老板電器、康佳、惠而浦外,吳老師還參觀了奧克斯空調的展館,體驗了包括奧克斯空調清洗在內的一系列新產品與新功能,并在“空調新物種的革命論”分析奧克斯的變革之路和智能制造能力。
十多年前,吳老師曾經到訪過奧克斯,當時吳老師說,這是一個勤奮的企業,工人認真、敬業,甚至甘愿在大雨中遮蔽空調壓縮機。今日,奧克斯已經是一家年銷售破千萬套,躋身空調行業第一集團軍的領軍企業。
在奧克斯展區,吳老師還現場體驗了全新的清洗概念,對比傳統自清潔產品,奧克斯新物種空調能徹底解決空調清洗“死角”的問題,避免空調在使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可以說,奧克斯打破傳統的概念與設計理念,或將為空調領域帶來一場全新的清潔革命。
“奧克斯的創新和創造能力是實現蛻變的核心所在,無論是年輕時尚的營銷策略還是智能工廠投產和空調新物種的發布,都是掀起行業變革的興奮劑。”
兩天巡展下來,吳老師發現這些參展企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他們的話語中,始終緊扣消費升級、產業升級、智能化、創新與變革等主題。
而在本次AWE的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上,吳老師將這些探索與變革總結為五種“重新想象中國家電”的路徑:
① 萬物互聯與大數據入口;
② 從硬件制造到“解決方案”的模式迭代;
③ 折疊型社會和“中產審美”;
④ 雙創2.0與新匠人品牌;
⑤ 中國制造的全球化沖擊。
正如吳老師所說:“今年的AWE很特別,大家談論的都是一個個具體的產品,都在講如何用一項項微創新的技術,滿足某個細分市場的實際需求”。這實在是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說明滿足中國新中產階層消費特征與需求的產品,已經開始成批次地完成落地。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