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提出了既有機統一、可獨立組織實施,又系統平臺開放、易相互聯動的五項任務,每項任務為便于實施,設立了相應專欄,明確了若干具體行動,通過具體行動支撐任務落實,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加快結構優化,旨在促進產業轉型,著力構建產業新體系,包括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壯大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培育區域特色產業四個行動。
二是強化協同創新,旨在引導產業由單一提供產品向提供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轉變,包括加強技術創新、完善標準規范、創新業態和模式三個行動。
三是推動綠色發展,旨在實現從生產、應用到回收全產業鏈的綠色發展,促進建材工業向綠色功能產業轉變,包括推廣綠色建材、加強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強化低碳發展四個行動。
四是促進融合發展,旨在以融合促產業轉型,包括深化兩化融合、加快產業融合、強化軍民融合三個行動。
五是推進國際合作,旨在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結合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將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包括深化技術服務、擴大資本合作、擴寬合作途徑三個行動。
九問:《規劃》從哪些方面引導優化產業結構?
答:《規劃》從以下四個方面引導優化產業結構:
一是大力壓減水泥、平板玻璃過剩產能。嚴禁備案和新建新增產能項目。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產能。應用差別化政策,倒逼過剩產能退出。推進聯合重組,壓減過剩產能。強化社會責任,推行錯峰生產。
二是加快傳統建材升級換代。積極適應建筑業現代化發展需要,更加重視產業鏈延伸,促進產業融合,創新業態和商業模式,以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為牽引,以創新發展為動力,推進建材部品化、原料標準化、生產綠色化、消費便利化。
三是壯大建材新興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沿著《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重點發展玻璃基材料、工業陶瓷、人工晶體、礦物功能材料、高性能無機纖維及復合材料,開發基于非金屬礦物用于節能防火、無機涂敷、生態環保治理、功能性填充等方面的礦物功能材料,鼓勵發展石墨烯等前沿材料。
四是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更好發揮“雙創”對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往行業發展多局限于主要產品生產,對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生產性服務業重視不夠,服務類產品供給不足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和效益提升的薄弱環節。需大力發展建材工業研發設計、專用檢測方法和儀器設備、檢驗檢測和維護服務、科技咨詢和遠程診斷、知識產權保護、“雙創”孵化等服務業。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