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進綠色發展
1.推廣綠色建材
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構建貫通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的全產業鏈,搭建產業融合協同創新平臺,組織綠色建材新產品、新設計的首批次應用試點示范,宣傳推介綠色建材生產應用成功范例。支持建設以綠色建材為特色的產業園區。推進構建全國統一的綠色建材市場,方便消費者選用綠色建材,提高綠色建材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比例。
2.加強清潔生產
支持企業提升清潔生產水平,開發并利用適用技術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推廣適用于建材的能源梯次利用技術裝備,推進能源、環境、節水合同管理,研究完善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標準,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推廣適用于建材窯爐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綜合治理、煤潔凈氣化等成套技術裝備,推廣節水工藝和技術,開展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開發推廣陶瓷原料干法制粉新工藝,耐火材料原料均化、級配和用后產品回收利用技術。提高低品位非金屬礦采選及既有尾礦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提升共伴生礦物回收利用能力。鼓勵合理利用劣質原料和工業固廢,推進生產環節固廢“近零排放”。推廣無鉻耐火材料,開發低毒、無毒木材防腐劑,逐步替代并減少使用銅鉻砷(CCA)類高毒木材防腐劑,開發、推廣和使用無毒高效脫硝催化材料,防治重金屬污染。
3.發展循環經濟
支持利用現有新型干法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險廢物等。研究利用新型墻材隧道窯協同處置建筑廢棄物、淤泥和污泥等。開展赤泥、鉻渣等大宗工業有害固廢的無害化處置和綜合利用,開展尾礦、粉煤灰、煤矸石、副產石膏、礦渣、電石渣等大宗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發展基于生活垃圾等固廢的綠色生態和低碳水泥。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生態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泥、混凝土、墻體材料和機制砂石等產品中提高消納產業廢棄物能力,逐步增加可消納固廢的品種。基于建筑廢棄物生產綠色建材,農作物秸稈等農林剩余物以及廢舊木制品發展生物質建材。
4.強化低碳發展
開發含能可燃廢棄物高效利用技術和成套裝備,鼓勵基于含能可燃廢棄物生產適合建材窯爐使用的化石能源替代產品,降低建材工業化石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實施建材工業窯爐熱工效率提升行動,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強度。加快發展低鈣硅酸鹽水泥,推進鎂質膠凝材料無氯化應用,研究新型低碳膠凝材料。開發建材窯爐煙氣中二氧化碳分離、回收和利用技術。加快碳資產管理系統建設,穩步推進合乎行業特點的碳排放權交易。
專欄10 綠色制造推進行動 |
(一)水泥。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資源化利用城市和產業廢棄物。實施水泥窯爐能量梯級利用、能效提升改造,高效節能粉磨粉塵低成本、高效減排改造,高硫石灰石地區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綜合減排改造。水泥窯煙氣二氧化碳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二)玻璃。實施原料均化和級配利用、節能型熔窯及除塵脫硫脫硝綜合治理等技術改造,推廣使用集中清潔煤氣化燃料和天然氣,實現脫硝催化劑回收與再生,限制高硫石油焦粉等劣質燃料。 (三)建筑衛生陶瓷。實施節能窯爐、窯爐余熱利用、低溫燒成、釉面磚一次燒成、干法制粉、連續球磨、高效潔凈煤制氣、窯爐除塵脫硫脫硝綜合治理等技術改造。 (四)墻體材料。實施窯爐余熱余壓綜合利用和煙氣脫硫脫硝綜合治理等技術改造,開發推廣大斷面隧道窯和自動焙燒等技術,利用可再生資源制備新型墻體材料。 (五)耐火材料。實施窯爐輕型化、節能高效化等技術改造,推廣可生物降解不定形耐火材料產品。開發煙氣除塵脫硫脫硝綜合治理技術。 (六)復合材料。開發廢棄復合材料產品回收和利用技術,降低成型過程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無組織排放。 |
(四)促進融合發展
1.深化兩化融合
深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在建材工業應用,加快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普及推廣。重點推進建材企業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應用,實現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過程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促進信息技術在節能降耗減排和循環經濟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加快推廣企業能源管控中心項目建設。支持建材企業開展信息物理系統應用,推廣應用大數據、數據倉庫、決策支持系統(DSS)和商務智能(BI)等信息技術,加強企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市場動態監控預警。鼓勵建設并使用公共云服務平臺。
專欄11 “互聯網+”推進行動 |
在水泥、玻璃、陶瓷、玻纖等行業,研發、推廣和應用適合產業特點、基于互聯網的企業資源計劃(ERP)、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系統,深化綜合集成,實現管理與生產控制集成、產供銷集成、財務與業務集成等創新應用。 在玻璃深加工、建筑衛生陶瓷、石材、新型房屋等領域,推廣計算機輔助設計(CAPP)、產品數據管理(PDM)等應用系統,開展基于互聯網的創意設計和產品定制生產。 在水泥制品、墻體材料、石材等行業,推廣基于互聯網的財務、采購、銷售、庫存、生產等單項業務環節應用。 在非金屬礦行業,研發、推廣基于互聯網的三維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數字化礦山和采選系統,實現礦山采礦生產調度、礦區建設等管理數字化。 |
深化智能感知、工藝分析、在線仿真等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集成應用。推進數字化車間、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在線檢測設備、固體廢棄物智能化分選裝備、智能化除塵裝備等應用,推進建材工業生產過程數字化、智能化、柔性化。重點支持開發適合建材工業高溫窯爐和大流量傳輸實時監測的溫度、壓力、質量、流量、物料成分等傳感器,實現建材生產過程數字化、可視化。開展“機器代人”等專項試點,應用智能制造關鍵技術開展智能工廠、數字礦山、工業機器人試點示范研究,推廣智能傳感器等,力爭到2020年規上建材企業中達到智能制造水平的不少于200家。
專欄12 智能制造推進行動 |
(一)水泥。推廣窯頭溫度檢測控制、窯尾喂料控制、筒體溫度檢測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窯磨模糊邏輯控制系統和在線仿真技術等。完善并推廣管控一體化系統、計算機生產監控調度系統。 (二)玻璃。推廣制造執行管理系統(MES)與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的信息集成技術,原料配料精準控制系統、三大熱工(熔窯、錫槽、退火窯)設備自動化監測和調控系統、冷端計算機控制技術、智能堆垛、在線缺陷檢測系統和專家診斷系統、質量追溯系統等。 (三)建筑衛生陶瓷。推廣PLC控制技術、陶瓷原料制備控制系統、陶瓷窯爐控制技術、壓機控制系統、機器手施釉、產品檢選和包裝碼堆等。 (四)墻體材料。推廣原料配料電子計量精準控制系統、窯爐設備自動化檢測和調控系統、遠程在線診斷系統,高精度自動切割、自動掰板、自動碼卸坯、機械包裝等。 (五)玻璃纖維。推廣原料自動配備系統、物流自動儲運系統、池窯計算機控制技術、能源管理系統。 (六)非金屬礦。推廣原料自動稱量、均化、上料系統,物料及藥劑控制系統,物料關鍵技術參數在線監測及控制系統,成品物料自動化連續包裝、倉儲系統,生產線全線自動化控制系統(DCS控制、現場總線技術)。 (七)工業陶瓷和人工晶體。推廣實時在線半成品、成品智能化檢測技術和系統。采用生長工藝軟件集成技術,提升晶體生長爐自動化運行程度。 |
圭玉純無機涂料創始人【中裝新網訪談】國貨之光單組分純無機涂飾材料——硅晶瓷的發明人、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張連紅博士解讀純
多屏董事長王勇【深度】多屏董事長王勇對多屏董事長王勇從多個維度對產品經營進行專業分析和分享并對門窗市場進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