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家居品牌 開啟一股“明碼實價”清流
半年來,筆者發現家居市場開始出現一股清流,部分商家開始嘗試“明碼實價”以破解消費者“信任危機”。8月初,筆者走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佛山等多個地區的市場發現,多個品牌簡一大理石瓷磚、A U PU奧普浴霸、慕思寢具、海馬床墊、亞振家具等都倡導并且踐行“明碼實價”。
在廣州馬會家居賣場里,筆者看到簡一大理石瓷磚的展廳,每一款瓷磚的旁邊,都有一塊塑料的價格牌,標明不同尺寸磚塊的價格,最下方還有一個二維碼,旁邊有一行小字標注:“為了節省顧客的金錢和時間,簡一全國明碼實價”。“你掃一下二維碼就知道了,我們在全國各地的門店都是同一個價格的”,該店的銷售人員,在購買建材的過程中,消費者總免不了要比價,但各種折扣讓人太容易混亂了,“我們不會把價格抬得虛高再打折,而是實實在在地把優惠給顧客”。
不少“明碼實價”的商家表示,“明碼實價”不僅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而且挽救了長期因“價格戰”而導致的“信任危機”。“明碼實價后,消費者更加注重品牌和售后保障,我們商家也不用再進行無休止的低價競爭,壓縮利潤空間。”
“明碼實價”減少溝通成本 提升設計效率
不少設計師都表示非常支持家居市場商家實行“明碼實價”,他們認為“明碼實價”后規范了整個市場秩序,減少了相互之間溝通的時間成本,保證了產品輸出效果。“有時做設計方案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幫助消費者選擇裝修材料和討價還價。大量的精力耗去了,就不能夠抽出足夠時間做設計方案。作為設計師,應該是通過設計方案帶給大家滿意效果。明碼實價,能夠提升整個設計圈的設計效率”,東科裝飾公司的運營總監呂先生坦言。
百亨利裝飾公司的設計師廖先生也頗有感觸,“往往因為價格不統一,我們設計好方案后,要在產品的選擇上來回商討幾個回合。品牌明碼實價的話,消費者只要認這個牌子就好了,不需要討價還價的過程,而我們設計師也省心很多,只要敲定產品設計即可。”廖先生認為,家居建材市場實行“明碼實價”既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安全感,省心,省時間,是對整個市場的一種保護。
根據統計,中國家庭裝修房子,大約需要選擇8種主材,28種輔材,35項基礎工程,52件家具和配飾,購買近200個商品。消費者要到80多家店鋪和將近100位銷售人員討價還價,這其中至少需要100天時間。明碼實價,能讓消費者節省討價還價的時間,真真正正提高選擇裝修材料的效率,從而,能有更多的精力關注到家庭裝修的設計效果,以及長遠的居住體驗上。
繆國元科技與革新是發展動力晨光涂料董事長
嚴港引領膜材行業新常態上海勁弩實業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