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沒過多久他的煩惱就來了。“在電視墻后面建議多裝一截電線,不然將來你會后悔的”、“吊頂建議換成著名品牌,貴是貴點但耐用,使用原來那個牌子的東西若壞了別說我沒提醒您”、“你這水管太舊了,要是不換,以后漏水我可負不了責”……常聽到工長這樣苦口婆心的建議,對裝修一竅不通的白先生只得把電線重裝了,吊頂改牌子了,水管全換了。可是再一算賬,比原來的預算超出了一大塊兒。這讓他十分難受:若聽從他們的建議,就得增項,裝修費用就要增加,若不聽從,將來萬一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咋辦?
蔡明揭秘稱,白先生遇到的那種“好心建議”,其實是施工隊的變相恐嚇,為的是誘使客戶“主動”增項,從而謀取利益。正規(guī)的家裝公司都有一套增項的原則,但真正管理起來很難,往往形同空文。近幾年來,增項已經(jīng)成為家裝行業(yè)的一大詬病,為挽回消費者的裝修信心,一些品牌家裝公司先后喊出“零增項”等口號,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施工隊一般不再直接明白地告知消費者要增加裝修項目,而是利用消費者是外行,花巨款買房子總要裝修得最好的心理,用看似善意的語言進行恐嚇,誘使消費者主動增項。“公司真要查起來,施工隊也沒有責任,一句‘他是主動要求增項的’,就可以蒙混過關了。”蔡明說。
潛規(guī)則三
代購主材獲取高利潤
被同事們譽為“職場鐵娘子”的張女士,由于平日工作繁忙,根本無暇顧及新家的裝修,于是在與北京一家著名裝飾公司簽訂裝修合同時,選擇的是施工方包代購主材和施工的全包裝修,而不是主材自己購買、施工由裝飾公司負責的輕工輔料裝修模式。意大利進口瓷磚、法國洛可可風格家具、E0級環(huán)保地板……家裝公司為張女士選購的主材品牌倒是很符合她的喜好,可等她有一天無意中去公司附近一個家居賣場逛完一圈后臉都綠了:同一個品牌,同一個產(chǎn)品,從裝飾公司那里購置的價格要比賣場里的高出許多,有的甚至高出近一倍,當初裝飾公司提到主材代購時可是打了包票的“全城最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