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天里仍需邁過“價格檻”
和傳統建筑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盡管存在施工快、標準化水平高、節能環保等一系列優勢,但真正走進春天里仍需邁過“降低價格成本”這道檻。
一名業內人士介紹,和傳統建筑方式相比,裝配式住宅雖然實行工廠化生產,卻并不占價格優勢——在建筑面積達不到一定規模時,裝配式住宅的價格比普通建筑相對略高10%。
對此,一名業內人士解釋,裝配式住宅實行標準化生產,其用工、用料嚴格執行標準,成本相對略高。只有生產、裝配達到一定規模,裝配式住宅的成本優勢才能體現出來。例如,當商品房小區建筑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時,只要30%的面積使用裝配式生產、施工,其成本就和傳統建筑持平甚至更低。
“從2014年開始,江蘇、南京扶持裝配式住宅的政策逐步明朗,應該說,裝配式住宅肯定將迎來春天。”張平頗有信心地表示,遠大住工已實施超過300個項目,在全球建成15家研發制造基地,還有10多家聯合工廠在籌建中。
在她看來,從目前行業現狀看,裝配式建筑的產品生產、安裝技術已經成熟,產品質量、安全性都有保障,因此裝配式建筑行業前景看好。在政府政策引導下,只要裝配式住宅企業發揮規模化加工、安裝優勢,就可以逐步降低裝配式住宅成本,和傳統建筑方式實現互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