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延伸閱讀
筆者對“綱要”提到的專項技術作簡要解釋
1、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Bigdata),或稱巨量數據、海量數據、大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數據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通過人工,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截取、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人類所能解讀的信息。大數據技術是對大數據采集、處理、存儲、分析、挖掘的技術。數據是資源,數據技術是生產力。
2.云計算技術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計算、服務等)。云是網絡,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云計算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用戶通過終端接入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
3.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將將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Devices)和設施Facilities)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技術。
4.3D打印技術
3D打印(3D printing或3DP) 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
5.智能化技術
智能化技術(intelligent technique)是指由現代通信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行業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匯集而成的針對某一個方面的應用。智能具有這樣一些特點:一是具有感知能力,即具有能夠感知外部世界、獲取外部信息的能力;二是具有記憶和思維能力,即能夠存儲感知到的外部信息及由思維產生的知識,同時能夠利用已有的知識對信息進行分析、計算、比較、判斷、聯想、決策;三是具有學習能力和自適應能力,即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不斷學習積累知識,使自己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四是具有行為決策能力,即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形成決策并傳達相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