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一定離不開創造力,離不開藝術性,離不開審美,設計是一個系統的工作,非常復雜。
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和建筑作品都非常完美。中國古時候,藝術家絕對不會想到解剖尸體研究人類的骨骼,但西方人如果對此非常感興趣,一定會弄明白人的結構、五臟六腑,究竟是什么樣子,既然要做人的雕像,他們一定致力于將這個雕像做得像真的一樣,他們對完美的要求近乎苛刻。現在建筑設計中依然延續很多這樣的法則,比如說黃金分割。
我們再說米開朗基羅,他很幸運,他和當時的主教是同鄉,主教對他非常欣賞,就把塑像制作的事情交給了他,把當時很多人都想承接的意大利項目給了他因為教皇是當時歐式最優全力和財力的機構。這個項目米開朗基羅干了一輩子。像這樣的項目,很多中國設計師特別期盼吧?有一個項目,可以做十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所有的費用自己不用發愁。在這樣強大的政治背景和經濟背景的支撐下,米開朗基羅可以把事情做到極致。在這樣的“好時代”,他做出了非常偉大的作品。
另外,“明式家具”非常優秀,我個人也非常喜歡。明式家具設計非常理性,尺度、工藝、用料都非常講究。關于明式家具也有很多版本的小故事,我了解的版本是這樣子,也屬于機緣巧合。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肩負著政治任務,帶領著當時全世界最龐大的艦隊,據說當時一個艦隊是有四十多艘船,最大的一條船可以裝載2000多人,一個艦隊有2萬多人組成的軍隊,橫行東南亞(那時很多國家是中國的附屬國,這和鄭和的也有直接關系)。
鄭和的船隊到了東南亞之后意外收獲到一些雨林地區好木材的樹種,比如紅木、花梨、紫橝木等,他們還將在東南亞原始森林已經生長了幾百年甚至數千年的優良樹木砍伐,做軍艦的壓艙木,因為軍艦需要最好的木頭做壓艙木,要防潮、耐腐蝕,這樣能夠使軍艦保持穩定。
航海任務完成之后,鄭和回到中國廣州、泉州,把這些木料全部卸在碼頭。當時南方的木匠們發現這些木料特別棒,又利用這些木料研發并且制作了當時非常牛的“明式家具”,明式家具對于整個世界家具的影響巨大,歐洲國家很多家具的設計,都是受到明式家具的影響。
不管是藝術還是設計,一定是基于理性層面的思考,才能發展到抽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