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危害這么大,為什么還在生產銷售?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前,很少有人知道三聚氰胺是什么,因為在當時,三聚氰胺并不在檢驗標準之內。”吳沈說,大量的新型兒童用品層出不窮,監管標準亟待完善。目前質監部門的監測分兩類,一是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強制執行的,抽查不合格的依法處置;還有一類是“國標”空白或滯后的。對后者,我省質監部門堅持“風險監測”,依據是國際標準。檢測后,質監部門會將檢測結果告知廠家,提醒他們整改;還會及時向消費者發送“安全提示”,以此來推動產品標準的更新升級。
事實上,此類滯后或空白標準還有很多,亟待更新和填補,否則就將成為兒童產品安全提升的“絆腳石”。
須多環節同把質量關
采訪中,質監部門舉了這樣一個案例:在揚州一家歐尚超市內,沒有3C認證的童車赫然在售。
“3C認證是國家強制執行的童車安全認證標準,沒有這個認證,是不能進入超市、商場銷售的。在這個案例中,超市沒有把關,是很大的漏洞。”這位負責人表示,很多小企業抱著“逮住再說”的心態,生產劣質童車,超市等銷售渠道把關缺位,劣質產品最終流入消費者手中,危害兒童人身安全。
蘇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與行政許可服務處處長徐明華說,質量監管不是質監一個部門就能監管到位,質監只能監管企業,抽檢合格不代表所有產品合格。因為不是每一個批次、每一個產品都能檢測到。這就需要生產企業要有行業規范和良知,銷售渠道、工商部門監管、售后監管等流程“一個都不能少”。
圭玉純無機涂料創始人【中裝新網訪談】國貨之光單組分純無機涂飾材料——硅晶瓷的發明人、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張連紅博士解讀純
多屏董事長王勇【深度】多屏董事長王勇對多屏董事長王勇從多個維度對產品經營進行專業分析和分享并對門窗市場進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