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進入中國的百安居曾經在家居行業“風生水起”,但近幾年門店數量、面積和店內品牌的收縮,讓很多人心生懷疑:百安居在中國還“撐”得下去嗎?2013年,業績連虧、門店縮減、“獎金門”事件,百安居的形象也不停“縮水”。有業內人士表示,店內知名品牌的逐漸消失、雜牌異軍突起,讓百安居在消費者的心目中不斷下滑。
店內知名品牌不多
據百安居官網介紹,“百安居于1999年進入中國,目前在全國17個城市開設了39家門店。”但記者了解到,和百安居高峰時期的63家門店相比,關店數量可見一斑,其在北京地區目前只有5家。
除門店收縮外,百安居各店內的品牌也在收縮。8月16日,在百安居北京四季青店,記者發現,四季青店的面積由以前的兩層縮減為一層,此前大力發展的軟裝現在只剩下靠包窗簾類,占據很小的面積。記者注意到,瓷磚品牌只剩下冠軍、馬可波羅等國內品牌。當提出要購買進口品牌瓷磚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沒了,全撤了。”
記者在店內看到,衛浴產品區域內雖然有市場上認知度較高的科勒,但只有一兩款產品,剩下的也是法恩莎、箭牌等國產品牌。吊頂區只能看見康浩、奧華、升楊等消費者并不太熟悉的品牌。早期進駐的知名櫥柜品牌海爾櫥柜早已不見蹤影,只有美高、吉林森工金露、艾肯、鰲邦、好佳益等品牌。地板區域內,雖然有圣象、安信、德爾等消費者熟悉的品牌,也摻雜著譽豐、保得利這些不太知名的品牌。
百安居回復“正常調整”
一位正在百安居購物的許女士告訴記者:“來這里主要是家里的開關面板出現問題,到這里來買小件比較方便。大件的建材產品還是會考慮去綜合賣場,那里品牌多,款式也多。”從走訪來看,知名品牌產品的優勢混雜在一些知名度不高品牌中,也受到拖累。
記者在居然之家金源店走訪時,意大利IMOLA陶瓷集團董事吳海剛告訴新京報記者:“IMOLA這樣的品牌在國外一般都以獨立店或精品店的形式存在,由于定位與建材超市不符,所以很少進駐建材超市。之前IMOLA曾在外地進駐過建材超市,但一段時間后感覺在產品的設計、服務等各方面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隨后撤出。”
對于海爾櫥柜、宏耐地板的退出以及無國外品牌瓷磚進駐,百安居方面回復記者稱,“這只是正常的供應商產品調整。百安居會時不時地根據市場需求,挑選更受歡迎、品質更好、價格更便宜的產品供消費者進行選擇。”
圭玉純無機涂料創始人【中裝新網訪談】國貨之光單組分純無機涂飾材料——硅晶瓷的發明人、西南石油大學教授張連紅博士解讀純
多屏董事長王勇【深度】多屏董事長王勇對多屏董事長王勇從多個維度對產品經營進行專業分析和分享并對門窗市場進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