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大力倡導和推廣綠色建筑,醫院作為一種重要的建筑類型,綠色醫院已經成為我國醫院建設的必然發展趨勢。相較于其他建筑,因為直接關系病人與醫護工作者的生命健康,對建筑環境、裝飾裝修、設備配置均有較高要求,住建部和衛生部也因此在已制定公共建筑相關標準的情況下,又專項制定針對醫院的多項行業和國家標準。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已成為各界共識。近年來,綠色理念已滲透到社會各方面,醫療建筑行業也不例外。
這個建筑由兩個拱形組成,綠色學校及相伴隨的溫室組成了公共的拱形,它使內外的流通和綠色的環境時時發生著聯系。
美國綠色建筑協會LEED是全球范圍的綠色建筑認證體系,旨在推進建筑環保、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目前已經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我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有項目參加認證。北京IFC大廈位于北京CBD核心區,是北京具有地標性質的頂級純商務寫字樓。
他們還與可持續發展專家Atelier Ten合作,將建筑的外觀標準化,并減少能源消耗和眩光現象,使用多孔玻璃和有棱角的遮陽板。停車場頂部使用太陽能板,更多地減少了建筑的碳排放量。
在多項測評標準中,此項目尤其以建筑研究所環境評估法(BREEAM)和由政府指導的教育類建筑和新學校的節能減排法為基礎,竭力降低了從長遠考慮的運營費用,也同時為使用者建造了一棟高質量的大樓。
對于很多多功能建筑而言,為確保高能效,注意平衡酒店、零售區、辦公區等不同的室內環境要求的區域是尤其重要的。同時新加坡的熱帶雨林氣候還意味著室內環境的舒適度對于居民、游客和大樓內工作的雇員都非常重要。
大廈嚴格按照深圳綠建評價標準鉑金級、國家住建部綠色建筑標準三星級、美國LEED綠色建筑認證鉑金級的設計標準和運營標準進行建設,實現“雙標準、三認證”,將成為全市綠色建筑產業的新標桿。
這個社區全稱為“貝丁頓零化石能源發展”社區,由世界著名低碳建筑設計師比爾·鄧斯特設計,2002年完工并吸引了約百戶居民入住,是英國最大的低碳可持續發展社區,如今已成為世界低碳建筑領域的標桿式先驅。
武漢中央商務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軍介紹,全國超高層項目里,只有兩棟樓達到美國LEED金獎認證標準。除了上海中心外,就是武漢中心項目。它還同時達到了國家建設部頒布的綠標3星標準。
近年來,貴陽市不少建筑項目都在積極推廣綠色建筑。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11個項目申報星級綠色建筑。近日,記者走近兩個綠色建筑項目,探索城市建筑的“綠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