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成置業風向標 看香港如何玩轉零碳風潮
來源:筑能網 時間:2015-06-29 16:44:24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近年來,綠色建筑成為建筑設計界的力推方向,從低碳到融入自然,綠色建筑正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細胞”。調查顯示,目前超過八成人會購買綠色建筑認證樓盤。超過六成的人,認可綠色建筑認證的樓盤價格高于同類產品。由此可見,健康、環保、生態,已成置業的風向標。
這一次,編輯要帶大家感受一下,在香港,是如何將最新的可持續發展建筑技術付諸應用,一方面能有效減少建筑耗能,令社區和用者有所裨益,另一方面也令公眾關注綠色生活,從而改變生活習慣和固有思維。
受呂元祥建筑師事務所邀請,編輯參觀考察了以可持續發展理念設計、改善周邊環境的得獎建筑項目,包括香港首個蘊含粵劇表演元素而設計的馬蹄形劇院 “高山劇場新翼”以及香港首個零能耗的辦公室建筑及展示中心 “零碳天地” 。
高山劇場新翼:院中有園 園中有院
高山劇場新翼位于香港紅磡,是香港首個顧及粵劇表演需要的馬蹄形劇院。它以 “院中有園.園中有院”為設計概念,將原址只有四個網球場之大的地方,順著山勢改造為可供逾千市民同時享用的公共綠化建筑,回饋社區。設計盡量保留原有樹木,一方面將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減低,另一方面讓整座建筑物完全融入園林環境之中。
國畫的意境想象蘇州園林的表達
圍繞外立面的仿木遮陽板與周邊林木連接,令建筑物視覺上變得輕盈,又與自然之顏色、質感及比例相互協調。設計上亦加入了不少綠化元素,包括綠化徑、綠化天臺、綠化天臺花園等,綠化率高達32%。此外,建筑師在設計主大堂時巧妙地借景入室,特別設計了一道修長的玄關,通透明亮的設計考慮建筑與周遭環境的協調,讓人即使置身主大堂內,視野仍一覽無遺,感覺身處于園林之中,仿如“院中有園”。
院中有園 園中有院
室內外設計滲入不少中國元素: 大樓外立面的木窗柵遮陽板和灰白石墻的配搭演譯蘇州園林的精髓、弧形主入口以仿照中國繩結的設計為裝飾,套入現代建筑卻不落俗套。整個設計過程與業界溝通無間,場內設施詳細考慮各類型表演的需要,特別是粵劇的舞臺要求,因此設計比一般劇院更為講究,例如更衣室和排練室的出入口位置因應服飾改至二點八米高,方便表演者出入。而劇院可容納六百人,座位排列呈弧形,前座座位數量較多,讓觀眾易于觀賞表演者的神態,拉近兩者間的距離。
劇院
上一篇:斯德哥爾摩綠色學校:實踐垂直農業的漂浮花園
下一篇:布加勒斯特藍綠色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