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建筑應玩轉綠色理念 引領新時代
來源:互聯網 時間:2015-09-17 09:56:58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1、綠色醫院建筑發展現狀
綠色建筑的定義為在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醫院建筑的定義延續了綠色建筑的定義,即在醫院建設全壽命周期內,以及保證醫療流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病人和醫護工作者提供健康實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醫院建筑。
綠色醫院建筑的發展依賴于它所處的環境,即綠色建筑發展的大環境。綠色建筑理念從啟蒙到起步,到發展初期,現在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2004年-2007年是綠色建筑啟蒙階段,在2006年時,出版了第一本國標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同時建設部啟動綠色建筑創新獎評審工作。但在這段時期,綠色建筑實際工程案例在全國范圍內極少。2008-2009年為綠色建筑的起步階段,這個期間建設部同時啟動了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工作,并出臺一系列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管理辦法。2008年春,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技術細則發布。截止2009年底,住房和節能建筑科學發展促進中心評出第一批10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2010-2012年,隨著標準體系越來越完善,綠色建筑理念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奠定綠色建筑的發展基礎。2013年綠色建筑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到現在綠色建筑的數量和技術的規程完善越來越成熟。
在2012-2013年,關于發展及規模化推動綠色建筑,住建部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區發展規劃以及《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實施意見》167號文出臺,里面包含綠色建筑發展目標以及強制性政策,并以財政獎勵做出相關規定。第一,到2015年新增綠色建筑要達到10億平方米。第二,強制性政策,到2014年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標準,包括政府投資的醫院建設項目。第三,獎勵性政策措施。同時各個省市提出綠色建筑發展目標或者綠色建筑專項規劃。比如北京規定從2013年6月1號開始,所有的新建項目強制按照綠色建筑一星級以上的標準執行。河北規定城鎮新建綠色建筑面積達到25%,三線綠色建筑占綠色建筑面積總量比例達到10%。
此我們可以發現政府的推動力不斷加大,綠色建筑標準體系也越來越完善,由此使得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技術也越來越逐漸成熟。而隨著技術的成熟,建筑的綠色增量成本也在逐步降低,最終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綠色醫院建筑作為綠色建筑的一個類別,其發展現狀以及趨勢與環境是一致的。
2、綠色醫院建筑的評審標準
綠色醫院建筑的評價標準包括編制的背景,編制的原則,醫院建筑評價標準的框架,一二三星標準,技術劃分以及 “四節一環保”所對應的具體技術要點。
第一、編制背景;綠色醫院是未來醫院建設發展主導措施,近年來,針對醫院建筑的BREEAM HC、LEED HC也相繼出臺。但在我國,因其特殊性,醫院建筑尚未納入到我國現行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中。因此在進行評審時,將依據另外的評價標準,中國醫院協會的《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以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與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共同編制的《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技術細則》是綠色醫院標準評審的技術基礎。
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的建立具有很大的意義,不僅可以完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探索我國綠色醫院建筑以及發展模式。還能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規范醫院綠色建筑的評價,為醫院綠色建筑標識評審提供技術支撐。
第二、編制原則;綠色醫院建筑評審標志首先應該借鑒國際的先進經驗,包括美國和日本的標準。其次按照國標50378,結合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接著重點突出醫院建筑的特殊性。然后體現了過程控制,包括施工過程。最后應將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評價標準出臺之后可以直接對實際操作項目進行評審。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也是三級,各級有每類最低分以及總分的限制。綠色醫院建筑的級別標準與其類似。
第三、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指標;場地優化與土地利用、節約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用管理。
綠色醫院建筑與綠色建筑評價一樣分為兩個階段,設計階段評價和運行階段。在設計階段權重運營管理這一項是不參評的,在運行階段,因為增加了運營管理一項,所以總的權重有所調整。總的得分是按每項100分,乘以權重,加起來是總的得分。三個等級最低總得分分別是50、60、80, 60分以下,50分以上,是一星級綠色建筑,依此類推,80分以上為三星級的綠色建筑。
上一篇:布加勒斯特藍綠色建筑設計
下一篇:解析醫療建筑工程行業如何構建生態“綠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