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科技中心,并且一直從事綠色建筑政策課題研究,包括承擔著一系列的標準編制以及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因此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和各位醫院建設的同行們交流綠色建筑以及綠色醫院建筑政策的相關知識,同時包括示范工程還有大家比較關心的電子評價標識以及一些申報程序的相關內容。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內容主要有四方面:首先是醫院行業獲得的國家建筑標識、示范工程等相關案例;第二是綠色建筑目前的發展現狀;第三是示范工程以及建筑評價標識申報;第四是即將要頒布的綠色醫院建筑的評價標準和技術標準。
首先,剛剛李會長從使用者和醫院管理者的角度對綠色醫院建筑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這是我們在即將頒布的綠色醫院標準沿用原來國標50378中對綠色建筑的評價,我們對綠色醫院做了這樣一個定義——在醫院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以及保證醫療流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病人和醫護工作者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醫院建筑。
從2006年我們國家第一部標準出臺之際就提出了醫院建筑的概念,到現在至少在這個建設行業里已經突破通訊、醫療各個行業,我們也做了大量行業的示范工程,主要針對綠色建筑概念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進一步理解。解釋了不是做一些綠化就是綠色建筑,不是用新風系統來做高科技產品就是綠色建筑的概念。
至今為止綠色建筑已經步入了下一個階段,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布局綠色建筑的發展朝向,使其更符合自身功能使用,更適合使用者使用。超低能耗的發展是醫院建筑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在醫院建筑評價標準上,提出醫院建設全壽命周期之內,以及保證醫療流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此評價標準。
其次在主辦方的要求下,我簡單的介紹一些獲得國家綠色建筑標識、示范工程的項目。7月14日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剛剛發布的2015年度第七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中有5個醫院項目分別獲得二星和三星綠色建筑標識。其中,溧陽市人民醫院、中新天津生態城 天津醫科大學生態城 代謝病醫院獲得了二星級廣東省中醫科學研修院教學科研綜合大樓、梧州市人民醫院、柳州市工人醫院西院門診住院綜合樓獲得了三星級
其中,三星級是醫院評價標準的最高等級。
因此醫院項目在我們所有的項目類型中占的份額正在逐漸增高。
接下來,簡要地介紹綠色醫院建筑的一個案例。正如李會長所言,一些醫院建筑者對如何根據理念落實行動還存有疑問,那么就根據云南臨滄市人民醫院此案例進行解說。
(PPT)
云南臨滄市人民醫院已獲得住建部認可的示范工程和評價標識,以上是它的10點主要示范技術和7點可量化技術標準。雖然是縣級醫院,仍然是按照綠色建筑標準來建設的,并且是三星級醫院建筑。由于時間關系,在此簡單介紹,不再詳解。
第三個,是按照三星級的綠色建筑標準來進行建設的醫院建筑。貴州省息烽縣人民醫院及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院。
第四個是安徽馬鞍山的醫院,也是按照三星級的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進行的設計,因為還是在設計的階段,所以這是一個項目的一個效果圖。
以上即為所講的示范綠色醫院的案例。再次強調,其實它離我們并不遙遠,重要的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來建設適合自己的綠色醫院。
接下來,從初級階段過渡到快速發展的階段。綠色建筑發展的現狀用三點來概括:1、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2、政府推動力度越來越大 ;3、標準體系越來越完善 。其核心即為綠色建筑理念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認同 。
第三就是醫院標準的體系,要完善醫院特殊性的標準體系。這是每年年底做的一個統計。為什么說綠色建筑發展速度是越來越快,從 2014年底截止到2015年1月份,在全國涉及到醫院各個行業的綠色醫院建筑,目前已經出2538項綠色標識項目,證明未來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其中設計標識是2379項,運營標識159項。這是一二三星級的大概分布,其中一星級是965項;多數的項目集中在二星級這個綠色建筑項目為1055項;三星級數量為518項。因為三星級的難度包括技術要求和增量生產都會有所升高,所以三星級數量稍微少一點。這是用曲線圖從項目數和面積兩方面,以及對各省市的情況做了一個形象的對比和分析。從項目數量來看,從2008年到2013年之間可以看出2012到2013是直線上升的,從面積來看2012到2013是直線上升的。從各個省發展的情況來看,目前像上海、北京、江蘇、廣東幾個省是走在全國發展的前列,陜西也很不錯。
下面就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增量成本的問題,從2010年開始到2014年做的關于增量成本的一個預測,不含基建的成本,我們分析了兩百多個項目,跟它的增量成本做了一個統計分析。一般來講工建的成本會高于住宅的成本,所以我們醫院成本在工建方面增長率要高。其次通過下面這個圖(PPT)可以看出技術應用越來越成熟,技術標準越來越完善。還有一些配套的工作,是在對兩百多個項目所運用的技術的統計,因為設計的制作水平越來越高,所以從選用技術的角度看是越來越理性化。
下面第二部分要介紹的是從2008年推動綠色建筑以來,在綠色建筑領域的相關政策。2014年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和機關事務管理局下發了在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中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的通知。也就是所有新建的醫院項目必須按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來進行設計和施工建設。其次是2013年,2012年從國家發改委還有包括國辦的發的2013號文,還有關于推廣綠色建筑發展的財政部的文,都對綠色建筑從獎勵的措施上做了規定。比如2012年167號文,也是一個國家指導性文件,就明確規定了對二星級,三星級項目的補貼標準。規定為二星級補貼一平米45元,三星級補貼一平米80元。2013年的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這個行動方案,表明非常重視推動綠色建筑行動的補貼方案。住房城鄉建設部在2013年發布了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生態城區發展規劃,主要是為了明確在綠色建筑發展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如何規模化推綠色建筑而發布的文件。2015 年的目標就是直轄市等的新建房地產項目力爭 50% 以上達到綠建標準,完成新增綠色建筑面積 10 億平方米以上。
第二點是各省市強制政策,即為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第三點是國家指導的補貼文件,這是各省市對國家文件的一個響應。即為兩部分其一是強制性措施,其二是激勵性措施。在強制性措施方面了28個省市自治區都出臺了強制性政策,包括北京市也被要求所有的新建建筑必須達到一星級以上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北京建委共同出臺了此政策。以及重慶市、江蘇省,都出臺了強制性目標。
第二方面的激勵性政策,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直接就是直接對我們獲得標識的項目進行補貼,像山東省是按照此政策補貼。山東省從一星就可以補貼,25元一平米,二星是30元一平米,三星是50元。北京市上半年已經補貼了一部分,對二星,三星是根據一比一的配套資金進行補貼。還有江蘇省在十二五期間拿出兩個億來推動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示范項目。
下面就山西省關于綠色建筑相關政策詳細做一個介紹。政策規定從2013年起政府投資類公益工程全面執行綠色建筑。2014年起建筑面積超過兩萬平米的大型工建以及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那么在激勵型政策上對于實施外墻,外保溫、遮陽、太陽能光伏、幕墻等綠色建筑技術增加了建筑面積,可不納入建筑容積率計算。
其次是屋頂綠化面積是25%,也可計入當地的綠化面積,這是在2014年之前做出的山西省出臺相關的綠色建筑的政策。那么對山西省的辦公廳還有山西省住建廳發布的文件也做一個詳細介紹。其一是關于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綠色建筑實施的方案。從文件中可以總結七條,一是加強規劃引導作用,提升新建建筑建設品質;二是實施節能暖房計劃,推進居住建筑連片改造;三是開展綠色能源行動,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應用;四是加強監管體系建設,推動公共建筑運行節能;五是加快綠色技術研發,推行新型建材結構體系;六是嚴格建筑拆除管理,推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七是強化領導責任考核,加大政策激勵措施保障。
第三部分是關于山東省綠色建筑的集中示范區的建設指南。一為按照開展綠色規劃、實施綠色建筑、創建綠色城區、促進綠色發展的思路,在全省城鎮開展集中區建設;二為集中區內新建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二星級以上的建筑比例不低于30%;三為每個地級市重點打造出二個及以上有典型示范意義的建筑組群或者標志性項目,建筑面積不低于十萬平米;四為各市要在城市規劃館集中展示宣傳綠色建筑、節能環保與綠色人居。此為更具體的對綠色建筑建設的技術性要求,要求實行綠色建筑設計的專篇管理,綠色建筑備案管理以及綠色建筑認定的管理。2010年全國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可以自己評選一星二星級建筑,山西省也可以自己評選。山西省在上個月,有個合作的項目,即為在技術方面進行建筑能力的培訓,其中提及影響綠色建筑發展相關因素,以及節能減排的價格信號的釋放不夠明朗等問題。
在培訓中涉及到影響綠色建筑發展因素的方面會更少的提及技術方面的因素,因為隨著標準體系的完善,技術方面的瓶頸和難點也被逐漸突破。可以看出綠色建筑的評價標準逐步完善。一為向不同建筑類型延伸,二為向不同地域的延伸。因為如果按照氣侯分區的統一的標準,實際操作性就會不高,和地域的氣侯條件相差大有很大關系。所以要出臺適合夏熱冬冷地區還有寒冷地區的標準,所以標準向不同地域的這個延伸。三為由單體建筑向區域延伸,這是規模化推動色建筑,包括現在出的低能耗的綠色建筑示范的示范區的導則。四為向全壽命周期延伸。
第四部分簡單介紹示范工程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在綠色建筑開展的相關工作。一個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示范工程,二是一二三星級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個申報情況。一二三星級的評價標識的對口管理目前為住建部科技司的節能處負責管理。上個月我們統計28個了,專家資源、技術力量評一星,二星級的項目,三星級項目為建設部審批。現在簡單介紹一下評價申報的這個流程。剛才李會長也提及到兩個醫院拿到節能減排的核心方案的通知。先講住建部的綠色建筑這個示范工程的由來, 為2008年啟動的工作,是根據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方案的通知要求來啟動的,此要求中決定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十一五期間啟動一百項綠色建筑示范工程,一百項低能耗節能示范工程的建設,要通過雙百工程的建設形成一批科技節能減排的示范工程。
目前為止,示范工程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兩百項,但是十二五期間具體化了綠色建筑和節能示范工程,提出示范工程的要求。技術標準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同時從示范推廣幾方面做具體的要求。第一個要求有創新點和創新的內容,第二個要求具有示范同類區,同區域的情況下有示范推廣的價值。第三個要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此為進行示范工程評價的綜合性的三個指標。
(PPT)此為示范工程的申報,申報工程是一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每年評審一次,每年大概在11月份向各個省廳發申報的這個文件。同時,住建部的網上會同步發通知。進行集中組織集中立項評審,在北京組織評審后,項目就被列入了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示范工程的計劃項目。申報材料要求此項目可以是在規劃階段,方案階段,施工階段,也可以是竣工完成的項目,但是完工最好不要超過一年,這些項目都可以進行申報。一個是按照我們內部要求提供申報書和綠色建筑可行性研究報告這兩份材料,各個地方提交了各個省市,直轄市的直接提交直轄市,一般的省市提交到省建設廳。省建設廳統一把這方面提交到城鄉建設部,通過專家評審就列入這個示范工程的立項,內部取消示范立項的資格,此為示范工程的簡單申報的環節。簡單地說就是按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和建造的標準做一個可行性研究以及申報書,遞交到住建部門就可以。
其次是對已經完成的示范工程,通過工程的三方驗收之后,此示范工程是屬于建設部的項目,完成了最后一步再提起綠色建筑示范工程的延伸,通過這個之后才真正的給這些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示范工程相應的證書。那么這個驗收是和申報是相對的,完成之后就給項目一個總的總結報告,所以就是提交這個驗收總結報告,還有相關的驗證申請表的一些程序性的文件,遞交到建設部進行驗收或者由省級主管部門遞交上去,通過我們的形式審查,專業審查,通過后再組織并到現場審查,通過驗收們工序完成以后還還有驗收。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四千多萬平米,兩百多項,這是從已經驗收的項目的典型案例里,選取的一些編案例集。第一個是講綠色建筑和示范建筑的系列叢書,關鍵是技術和業務實現。因為這里選取的案例所有項目都是運行的,左邊的那個藍色的是居住和公建都有,這本書是2012年編的,到目前已經運行五年了,因為我們在編這個案例的時候這個項目都運營了兩年,(PPT)左邊這個黃色的這個部分。我們專門選取了一些大型工建,包括就行業領先的像廣州的全球通移動公司,像亞運會一些場館,這些案例我們專門做了一些公共建筑的關鍵技術的案例集,通過示范工程的建設在這幾年起到一定推動作用。包括積累我們這個技術經驗,包括豐富示范內容,包括在某些行業里重慶后勤學院就是部隊這個行業推動的綠色示范工程,
第四個為這個地區的生態建設一些建筑體系的應用探索的經驗。就是不斷擴大影響,推動建筑的轉型升級。,這是申報流程,。這是評價標識,剛才講的一星,二星就在各個省市建設廳進行申報,三星報到住建部,這是申報的網址,這個評價標識的項目隨時受理隨時申請。一般都是全區的,就是先通過網上的注冊,還有簽協議,自愿申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這個項目,那么通過申請之后,遞交到綠色建筑評價標識辦公室,收到之后會進行一個審查。與前邊的那個環節有點類似,形式檢查,專業評價,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有不斷的修改,補充,申報條件,申報材料的構成。有些廠家也會組織專業的評價,專業評價構成就是相當于我們財務的審核,如果最終都沒有問題,我們提交評審會,評審會通過了會公示。我們目前講的兩千五百多項綠色標識的項目基本上都是按照這個形式評價出來的,這是評價標識的項目。
最后一部分為綠色驗證的標準。謝部長也參與了我們標準的編制,應該于今年發布。這個編制的背景也是簡單說一下,實際上我們醫院環境,因為它的特殊性,我們沒法使用。因為前邊講的那幾個醫院的案例,包括貴州的案例,云南的案例,都是按照國標50378的公共建筑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也發現很多不能通路的標準進行評價,所以此標準也是為了豐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體系。我們是在根據2012年建筑標準規劃制訂標準通知,把這個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運用到2012年國家標準的制訂計劃。主管部門是衛經委,主編是由中國建筑裝飾研究院和醫院中心推動的,為了促進中心共同編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
最后為適用范圍,這個適用所有新建,擴建和改建醫院的建筑以及基礎設施的評價。
下面是按照評價標準體系的得分標準。因為我們現在評的一星,二星,三星是按照我們不同的分數評定的,拿到相應的分數就是什么等級,也是按照互補性的方向進行打分。其中權重是不同的,根據醫院建設的推點,按照設計階段和運營階段設計了不同的權重。還有等級,還是按照三星等級,以前也嘗試過按照五星,后來發現不適用。那么這是我們綠色醫院建設各項指標的權重,它是按照這個得分,即為框架為六個方面。一是場地優化,土地的利用,第二個是節能,第三個節水,第四個是節財,第五個就是室內環境,到最后是運行管理。按設計階段每增加一個是0.3的權重,那么在運行階段我們是0.2的權重,每一個階段的得分是按照權重乘以階段的總分,三個等級的最低分是按照50,60和80來進行設計的。另外來講,最重要就是突出我們綠色醫院建設的安全性的要求。還有這個醫療設計的流程和運營管理,在這個標準中的體現。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感受最深是技術的重點,難點,一個是區分概念,綠色醫院的概念和綠色醫院建筑的概念,綠色醫院的概念遠遠比綠色醫院建筑的概念廣的多。那么在一些章節中的一些運營,包括它的布局的條件,布局設計這一塊,引入綠色醫院的概念,然后按照這個標準實施,所以標準是按照建筑的角度來制定的。
其中要明確一些關系,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雖然做了強制性分析,但是這個標準本身是一個推薦性的標準。所以說同時,在這個標準里要滿足其他醫院設計的相關標準要求。
按照標準的模式來走,醫院方面和國標有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考慮注重環境的影響,因為用戶情況的特殊性,室內環境質量需要加大篇幅。
下面講標準,剛才提及節能、節水、節財,這一塊重點講能耗。因為進行的為能耗合作的項目,對一些醫院,青島、天津、寧波、烏魯木齊所選的一些醫院的能耗做了一些調研統計以及數據分析的研究,跟大家一塊分享一下。
我們選擇的是按照基本信息包括醫院的建設信息,建筑本身的建筑年代,面積以及主要的應用設備做了調研。對于這些醫院的基本信息調研是從這個建筑和建筑面積筆記,中央空調的覆蓋率以及窗戶玻璃的情況進行調研。結果是在居多的新建建筑中外墻保溫情況不是很樂觀。
其次對部分的用戶為普普通通的用戶,對他們進行質量服務的調研。通過調研以后,對這個環境滿意度、光環境滿意度和聲音環境滿意度以及總體的環境滿意度來看,滿意度高一點是綠色建筑。這就是我們值得欣慰的地方和做綠色建筑的初衷。
今天的匯報就到這里,希望越來越多的醫院建筑領域參與到綠色建筑的工作中來,祝此次會議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