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林:立足潮流之外,構建人文藝術空間【推薦設計師報道第1期】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25-03-21 13:11:21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中裝新網:在設計上,您最擅長的領域是什么?在此領域您有哪些經驗和心得?
吳雨林:我最擅長的領域有商業空間、酒店、辦公、會所和一些文化空間、私宅。其實我喜歡更多的可能,沒有固定模式去做一個類型設計,我喜歡更多的變化和創新,不局限某一個領域或某一種風格。我們團隊一直倡導的理念就是:設計在潮流之外,藝術構建空間。空間和人是一樣的,有自己獨有的氣質,所以每個空間我們都有創造無限的可能,我期望通過設計,在充分滿足業主各項功能性需求與預算標準的情況下,打造出的空間不僅實用,還能展現出人文氣質,成為富有深厚美學底蘊的獨特存在。
和合大廈
和合大廈
和合大廈
中裝新網:您跟甲方溝通過程當中有些難忘的事情?您覺得你身上哪些特質打動了他們?
吳雨林:許多甲方與我都保持了十年以上的合作關系,從最初的客戶逐漸發展成為摯友。不少人覺得我身上有著儒雅的文人氣質,這種氣質自帶親和力,而且我做事認真負責,在設計方面想法豐富。在與甲方溝通時,我能夠迅速、精準地抓住客戶需求的關鍵所在。很多時候,甲方就如同去看病的患者,可能無法詳盡清晰地表述自己的需求,而設計師則要像醫生一樣,深入了解客戶面臨的問題,也就是項目的需求點、難點和重點,這樣才能針對性地提出具有策略性的設計解決方案。
中裝新網:您如何看待設計和文化的關系?您的設計會反映出當下流行的產品趨勢及文化內容嗎?
吳雨林:文化是設計的源頭,而設計則是展現文化的載體。在我的設計作品中,通常會考慮文化因素。這其中涵蓋對在地文化,也就是地域文化脈絡的梳理,對歷史人文維度脈絡的整理,以及對業主自身特色文化,像企業文化、產品文化等的考量 。
和合大廈
和合大廈
和合大廈
中裝新網:您在設計上取得目前的成就主要是基于哪些因素?有什么心得可以與大家分享?
吳雨林:我認為一切都源于熱愛與堅持。設計與純藝術不同,它并非能僅憑個人內心想法進行一廂情愿的自我表達,而是一件綜合性的跨學科事務。設計切實考驗著設計師的綜合素養與統籌能力,所以,很多時候,只有設計師不斷提升自我,才有可能將每一個項目都服務到位 。
設計所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應對未來的發展趨勢,滿足多元化的需求,以及有效運用 AI 時代的各類科技手段。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也對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 。
獲獎情況
2012上海國際建筑及室內設計節金外灘最佳休閑空間獎
2012中國建筑藝術“青年設計師獎”
2012浙江省優秀裝飾設計工程獎
2012年度獲中裝協中國2011-2012年度室內設計百強人物
2013年度獲得中裝協中國2012-2013年度最具影響力設計師(酒店設計類)
2015年度獲得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賽金創意獎文化辦公空間設計獎
2016年獲祝融獎照明設計大賽酒店單項一等獎
2016年獲浙江省優秀建筑裝飾設計獎
2016年獲浙江省優秀住宅設計獎
2016年中國國際軟裝設計大賽龍承獎
2017年獲金堂獎優秀獎
2017獲浙江省和美獎入圍獎
2017獲浙江省杰出創意設計師稱號
2018年獲金外灘獎最佳公共空間獎
2018年紅鼎獎公共醫療類銀獎
2018年全國照明設計祝融獎佳作獎
2018年亞太設計師大賽會所類金獎
2018年亞太設計師大賽年度人物
2018年中國年度設計大會暨金鷹獎獲“年度青年設計專家”
2018年中國年度設計品牌人物
作品入選
《CIID中國室內設計大獎賽優秀作品集》《中國創意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國建筑藝術青年設計師》《別墅風格大觀》《錢塘設計風》《家飾》《中國室內》 以及多家設計媒體公眾號轉載。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