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就如何做好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和城市危舊房改造回答了記者問。
倪虹表示,隨著城市發展進程,新房子會變成老房子,有的老房子會變成危房,實施城中村和城市危舊房改造的需求是存在的。住房城鄉建設部對重點城市做過統計,35個大城市有170萬套的需求,全國地級城市有297個,可想而知,這種需求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還會有更大需求。
這次選擇在前期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基礎上,再新增100萬套,并通過貨幣化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主要是考慮有些項目條件比較成熟,群眾改造意愿也比較迫切,前期工作做得比較扎實。有利的方面,首先是對群眾,貨幣化安置可以更好地滿足群眾自主選擇房型、地點等要求。第二可以直接搬入新居,不像以前建設安置房要等十幾個月的過渡期。第三對城市來講,可以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住環境,完善城市功能。第四在當前房地產供需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一舉多得。
什么樣的項目可以獲得政策的關心和支持?有以下兩點。第一,這個項目首先得是群眾改造意愿強烈、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的。第二,項目的兩個方案要比較成熟,一個是征收安置方案要做得扎實,能夠確保征收工作順利推進,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另一個是資金大平衡方案能夠做到項目總體平衡,避免新增地方債務風險。
主要政策有哪些?有以下五條。一是重點支持地級以上城市。二是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可以給予專項借款。三是允許地方發行政府專項債。四是給予稅費優惠。五是商業銀行根據項目評估還可以發放商業貸款。
有這五條政策加持,各地還可以結合城市更新,進一步謀劃選擇條件成熟的項目,提前實施,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住房城鄉建設部還可以在100萬套基礎上繼續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