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業分類
我國建筑裝飾行業從1954年發展,納入國家統計序列始于1995年,據官方統計,建筑裝飾行業年均產值占建筑業年均總產值的3.5%,原因是家裝和幕墻沒有納入。
2009年12月21日,時任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現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在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六屆五次理事會上指出,這是國家統計工作中的“漏統”。
為與國家統計局共同進行本業統計工作,本會經調研并在2010年9月發布了《關于我國建筑裝飾行業統計工作的調研報告》,結論是:本業年產值相當于建筑業年總產值的20~25%,官方漏統缺口達16.5%以上。
2011~2014年本業的統計進一步證實,全國年均為20%,地方年均為20~30%。如2013年江蘇省建筑裝飾行業產值5200億元,相當于江蘇省建筑業總產值2.3萬億元(同比增長19.8%,連續三年全國第一)的22.6%(占本業總產值的16.3%,為本業第一大省)。
根據本人多年的統計工作經驗,當我國GDP為7~12%、建筑業發展速度為11~23%、房地產住宅產業發展速度為18~20%時,建筑裝飾行業發展速度為12~18%。
據本人長期研究,2012年本業產值為2.9萬億元,占當年51.9萬億元GDP的5.5%,比20世紀末21世紀初高峰時期占GDP的6.2%下降了0.7個百分點pct。2012年我國GDP為7.7%,本業與其相協調可達12%,2012年GDP同比降低1.5個Pct,本業相對降低2個Pct。
2013年,我國GDP為7.7%(56.8845萬億元),建筑業同比增長16.1%(15.9319億元),本業與GDP、建筑業總產值相協調,發展速度為11%(降低了1個Pct)產值達3.22萬億元,占GDP的5.6%(增長0.1個Pct)。
我國建筑業2003年發展速度超過20%后,曾連保9年增長,2012年走下坡路(同比下降了6.4個Pct),2013年同比下降了4.1個Pct。
以散戶為主要市場份額的我國家裝行業,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連續6年受到國家對房地產業發展“限購政策”行政干預的直接重大影響,加之精裝樓盤裝修均為公裝企業,保障房裝修均為房建總承包企業,二者的施工產值分別合并到公裝企業和房建總承包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家裝行業,占全行業的總產值保持不變。
公裝行業從2009年占全行業的49%下降到2013年的46.5%,降低2.5個Pct;2014年為45.8%,繼續下降0.7Pct。
此消彼長的是幕墻行業,從2009占全行業的6%上升到2013年的8.2%,增長了2.2個Pct;2014年為8%,下降了0.1個Pct。
1978~2013年,35年來我國GDP年均發展速度9.9%,本業同期16%,高于同期GDP的6.1個Pct。2000年~2013年,14年來我國GDP年均發展速度10%,本業同期15%,高于同期GDP的5個Pct,都創造了人類歷史傳奇。
2000~2014年建筑裝飾行業產值 表2
三、企業資質分類
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11年后的1989年,以公共建筑裝飾裝修為主的建筑裝飾行業,得到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設部(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企業資質”為代表的市場準入行政許可制度的認可,并于7后的1996年和8年后的1997年,幕墻和家裝分別形成細分行業。
1978~1997年,歷經19年,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以公共建筑裝飾(簡稱:公裝)、家庭居室裝飾裝修--住宅裝飾裝修(簡稱:家裝)、建筑幕墻(簡稱:幕墻)三大行業為主體的現代建筑裝飾行業,從業企業主體是實業型的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承包商。
建筑裝飾三大行業獲得政府認可 表3
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現有一級施工企業2399家,其中,內裝1824、幕墻2399;甲級設計1941家,其中,內裝1334、幕墻607家,同時具有一級內裝施工和甲級設計的企業1033家,其中,專項549、一體化490;同時具有一級幕墻施工和甲級設計的企業439家,其中,專項194、一體化245家。
2014年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布了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13年,建筑裝飾和其他建筑業法人單位14.8萬個,占全國建筑業法人單位34.8萬個的42.5%。
我會不完全統計,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現有企業約20萬家,其中絕大多數是家裝企業。全國建筑裝飾行業從業者約1500萬人,與官方統計相差3倍,相當于全國建筑業從業人員的22%,原因是官方沒有統計大量的家裝從業者。
四、行政規章分類
住建部歷年持續公布了有關建筑裝飾市場和行業管理的一系列行業規章,均作了細分。
公裝管理,如2007年4月16日《關于加強既有建筑裝修、改擴建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建安辦函[2007]4號)。
家裝管理,如2002年3月5日建設部110號令《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2008年8月3日《關于進一步加強住宅裝飾裝修管理的通知》(建質[2008]133號)等。
幕墻管理,如2006年12月5日《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建質[2006]291號)、、2015年3月4日住建部與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玻璃幕墻安全防護工作的通知》(建標[2015]38號)等。
五、社會團體分類
隨著細分行業的需求,行業協會組織機構也相應細分。如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施工(公裝)、幕墻、住宅裝飾裝修分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的門窗幕墻委員會。
六、技術標準分類
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2014年5月26日報送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并發表在“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網”上的《關于我國建筑裝飾行業技術標準的調研報告》,我國建筑裝飾行業技術標準編制工作,始于1966年的國家建筑工程部(后分別為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建設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至今已有49年的歷史了。我國建筑裝飾行業技術標準的壓艙石是,國家標準《裝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15-66)。
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建筑裝飾行業技術標準編制工作得到快速的發展,同時也細分為公裝、家裝和幕墻三大行業,初步形成了國家標準(GB)、行業標準(工程JGJ、產品JG/T)、地方標準(DBJ或DB)、社團標準(CECS、CBDA等)和企業標準(QB)五級遞進式互為補充彼此協調的技術標準體系。
建筑裝飾行業歷經49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7年來的努力,與住建部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相協調,建筑裝飾三大行業技術標準體系基本框架基本形成,現有技術標準136項,其中全國的86項、地方的50項,國家標準6項。包括住建部批準的行業標準,如2013年6月9日《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JGJ/T304-2013)、2015年6月3日《住宅室內裝飾裝修設計規范》(JGJ367-2015)等。
關于行業團體標準,國務院已做出了“培育發展團體標準”的頂層設計--加快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互為補充、銜接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住建部正在籌建“以強制性標準為核心、推薦性標準和團體標準相配套”的新型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制度安排是:自主研制發布,不設行政許可,市場自愿選用,競爭優勝劣汰。
在住建部標準定額司的指導下,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已把技術標準研制作為協會的重要和主要的工作,2014年CBDA立項標準11項,其中2015年住建部立項標準2項;2015年CBDA立項標準12項,其中申請2016年住建部立項標準2項。23個編委會由全國21個省直轄市、161家單位、287位編委組成,由關聯行業社團、裝修工程承包商、裝飾材料制造商、建筑工程總承包商、建設監理企業、房地產開發商、工程項目投資商和高校、科研機構、網絡電商等十部分組成,是本業技術標準研制產業鏈的優質資源。
其中,以高級工程師為主體的高級職稱104位,占總數71%;總工程師107位,占總數37%;女性編委28位,占總數10%。建筑裝飾行業大力提高行業的制度性化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