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陜西省社科院研究員、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表示,國務院批復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的范圍,是在關天經濟區核心城市西安(咸陽)大都市,次核心城市寶雞、銅川、渭南、商洛、楊凌、天水的基礎上,增加了 4 個城市,山西的臨汾、運城,甘肅的平涼、慶陽。
實際上,關中平原城市群是關天經濟區和黃河金三角示范區中心城市的疊加,雖然不包括河南三門峽市,但增加了平涼和慶陽。
張寶通介紹,國務院批復表述中的“以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為目標”,這句話意味著關中平原城市群的定位為國家級城市群,建設目標是具有國際化影響力,這與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相一致。
陜西省發改委表示,國務院批復這一規劃,正式標志著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下一步,陜西省發改委將加強統籌協調,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協作機制,會同有關方面,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充分發揮關中平原城市群對西北地區發展的核心引領作用和我國向西開放的戰略支撐作用。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肖金成介紹,全國新型城鎮化規劃發布以來,國務院批復的城市群規劃有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6個城市群,加上2008年批復的珠三角城市群,目前已批復7個城市群。
此外,對于網絡上普遍提到的“京津冀城市群”,肖金成指出,京津冀城市群發展規劃并沒有單獨編制。因為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綱要明確提出,京津冀要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小編整理了中國政府網上國務院對我國各個城市群規劃的批復中有關建設目標的相關表述:
長江中游城市群:努力將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支撐、全國經濟新增長極和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級城市群為目標,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
哈長城市群:努力將哈長城市群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爭力、宜居宜業的綠色城市群。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聯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加快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更好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中原城市群: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部地區崛起和新型城鎮化等國家重大戰略……構建網絡化、開放式、一體化的中原城市群發展新格局。
北部灣城市群:構建環境友好型產業體系為基礎,發展美麗經濟,建設宜居城市和藍色海灣城市群,充分發揮對“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作用和對沿海沿邊開放互動、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的獨特支撐作用。
關中平原城市群:以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為目標……
相關專家指出,對比我國各城市群的定位目標可以發現,國務院此次批復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傳遞了國家非常重視西部發展的重要信號。
城市群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的規模效應。關中平原城市群有一個獨特的特點,它正好在“一帶一路”以西安為中心的陸上絲路中心這樣一個關鍵節點,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看關中城市群批復,可以把它看作“一帶一路”政策的進一步落地。通過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可以放大西安的地緣優勢,發揮西安的領頭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