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建筑的未來發展
健康建筑在我國的歷程剛剛開始,怎樣在今后健康發展,還需各方努力探索。
專家認為,制定出既參照國際已有先進經驗、又符合我國現實條件的評價方法和流程,是下一步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此外,關鍵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如室內各類空氣污染物進一步控制、水質指標提高、綜合設計實現最優舒適度、適老設計等等。而健康建筑是更加綜合且復雜的建筑,還涉及很多其他學科。如公共衛生學、心理學、營養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體育健身等,他們與建筑、健康的關系也需要深入研究。
作為一個行業,如何結合國情并以低碳生態城市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等為載體,促進健康建筑的健康發展,是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應發揮國家政策的導向和評價機構的支持,讓健康建筑的引領和示范性得以展示。同時,整合更多資源,如科研機構、高校、地產商、產品生產商、醫療服務行業、物業管理單位、適老產業、健身產業等,帶動健康建筑產業發展,積極將中國的綠色建筑、健康建筑及相關產業推向國際。
對于健康建筑今后的評價工作,業內相關人士認為,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在線申報系統,優化工程流程;編制評價實施細則,不斷改進各項配套文件;對專家、從業人員加強《標準》的宣傳,并針對普通群眾開展科普;對獲得標識的項目進行持續的跟進,要求項目定期進行數據反饋;定期對項目健康性能進行復核,保證健康建筑性能,鼓勵設計標識項目進行運行評價;密切跟進最新、吸收研究、實踐成果;配合國標編制,結合不斷積累的項目實踐,進行指標動態優化。通過這些工作,建立更加科學的可感知、可體驗、可測量和可驗證的健康建筑評價體系。
我國的健康建筑是以綠色為前提的建筑,既保護自然環境,又有利于居住者健康,這不僅是綠色建筑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建筑功能的完善與更佳展現。因此,對于每一個居住者和使用者,健康建筑都是充滿誘惑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