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良模式“夢工廠”的十大意義
■成際貴(江蘇省建筑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
通過58號樓的精益建造實踐,從黃才良“夢工廠”里走出來的施工現場工廠化,主要意義表現在以下十方面:
一、是對施工項目實現綠色管理、綠色施工、綠色建筑的全新探索。
二、是對項目管理文明化、一體化、系統化、信息化、精益化、精準化、物流化、模塊化、標準化的成功再造。
三、創造出了高于國家現行施工標準和工程質量的服務文化。
四、為目前陷入困境的建筑施工企業的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
五、以優質的住宅產品滿足百姓需求,以供應改善需要,推動住宅市場供給側改革的發展。
六、為正在走出國門,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施工企業,如何“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與發達國家的施工企業同臺競技提供了核心競爭力。
七、豐富了國家正在倡導并推行的建筑產業現代化和工廠式施工的內涵,拓展了工廠式施工的思路和途徑。
八、宏揚傳承大國工匠精神。
九、為建筑產業工人的職業成長提供了標準和模式。
十、有望成為可復制的“肯德基建造模式”,為中國建造走向世界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建筑業提質增效與創新發展之路
■劉東衛(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建筑師)
建筑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粗放建設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刻不容緩。“精益建造”才良模式將工業化的思想與管理應用到施工現場,用實踐驗證了建筑工業化精益建造模式,是建筑業提質增效與創新發展的可行之路。
1.精益建造優勢明顯
建筑業向質量效益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轉型發展,重點在創建工業化生產建造方式及其組織管理方法、施工工法手段和集成技術,難點在創建工業化生產建造方式及其組織管理方法、施工工法手段和集成技術,出路也在創建工業化生產建造方式及其組織管理方法、施工工法手段和集成技術。建筑工業化精益建造模式的核心是將先進的系統化工業生產管理方式、手段和技術應用于房屋生產建造中,采用集約化與精細化生產建造房屋,建筑工業化精益建造模式的特征是建造系統化、生產連續化、工序標準化、工藝精細化、分工專業化和管理組織化,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也保證了建筑產品質量。與傳統粗放型建設模式相比,建筑工業化精益建造模式的優點明顯:
第一,能夠全面提升建筑綜合質量和品質。采用建筑工業化精益建造技術和管理體系,生產施工為工廠式建造, 采用先進的工藝以及技術組織實施,實現了良好的質量控制。
第二,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大量的建筑工人由“泛專業交叉式作業”向“專業分工化工序建造”為主的產業工人轉變,減少了人工成本,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第三,節能減排效果顯著。有利于環境保護,實現文明施工,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綜合效益明顯。
我國建筑業應堅持走工業化建造之路,以促進行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推進傳統粗放型建設模式向工業化精益建造模式轉型為主攻方向,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建筑工業化建造方式的歷史跨越。
2.提高建設質量為中心
建筑業的轉型升級、推動發展精益建造模式提高建設質量與品質,不僅是供給需求,也是產業發展、社會發展需要。實現建筑工業化的精益建造模式應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應堅持把創建工業化生產建造方式及其組織管理方法、施工工法手段和集成技術的轉型創新擺在建筑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相關創新的制度環境,研發突破關鍵瓶頸,走管理與技術同步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
第二,堅持把質量作為建筑業與精益建造模式的基本理念,加強建筑生產建造環節質量技術攻關的同時,完善相關法規標準體系與監管體系,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