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按企業登記注冊類型分析
從7815家特、一級企業的有關數據來看,不同登記注冊類型企業主要指標的構成情況如表15所示。
表15 不同登記注冊類型企業主要指標的占比情況
2015年,有限責任類特、一級企業數量最多,占匯總的特、一級企業數量的84.89%;其各項主要指標所占比重均為最大,在75%以上。國有特、一級企業數量位居第二,占匯總的特、一級企業數量的11.50%;其各項主要指標所占比重也均排在第二位,除房屋建筑竣工面積所占比重為11.60%外,其余數值均在15%以上。集體所有制特、一級企業數量位居第三,占匯總的特、一級企業數量的1.60%;其各項主要指標所占比重排在第三或第四位,數值從0.72%到2.14%不等。外商投資特、一級企業數量位居第四,占匯總的特、一級企業數量的0.91%;其各項主要指標所占比重也全部排在第三或第四位,數值從0.91%到2.04%不等。港澳臺商投資特、一級企業數量位居第五,占匯總的特、一級企業數量的0.77%;其各項主要指標所占比重排在第五位,數值從0.26%到0.77%不等。私營和其他建筑業特、一級企業數量較少,分別占0.15%和0.18%,其各項主要指標所占比重均排在后兩位。
不同登記注冊類型企業主要指標的增長情況如表16所示。
表16 不同登記注冊類型企業主要指標的增長情況
2015年,國有企業企業數量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三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和利潤總額增幅排在第二位;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三位;營業收入、房屋建筑竣工面積和應收工程款增幅排在第五位;建筑業總產值增幅排在第六位。集體企業企業數量增幅排在第二位;建筑業總產值增幅排在第三位;房屋建筑竣工面積增幅排在第四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和利潤總額均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五位;營業收入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六位;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七位;應收工程款增幅排在第七位。私營企業企業數量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七位;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營業收入和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增幅排在第一位;房屋建筑竣工面積增幅排在第二位;應收工程款增幅均排在第四位;建筑業總產值、利潤總額均為負增長,增幅均排在第七位。有限責任類企業企業數量增幅排在第一位;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增幅排在第二位;利潤總額增幅排在第三位;建筑業總產值、營業收入、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增幅排在第四位;房屋建筑竣工面積、應收工程款增幅均排在第六位。外商投資企業企業數量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五位;應收工程款增幅排在第二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和房屋建筑竣工面積增幅均排在第三位;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增幅排在第四位;建筑業總產值增幅排在第五位;利潤總額增幅排在第六位;營業收入增幅排在第七位。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企業數量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四位;建筑業總產值增幅排在第二位;營業收入和應收工程款增幅均排在第三位;利潤總額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四位;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五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和房屋建筑竣工面積均為負增長,增幅分別排在第六位和第七位。其他企業企業數量為負增長,增幅排在第六位;建筑業總產值、房屋建筑竣工面積、利潤總額和應收工程款增幅均排在第一位;營業收入增幅排在第二位;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和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均為負增長,增幅分別排在第六位和第七位。
說明:
1 各項統計數據均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
2 建筑業特、一級資質企業是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的具有特級和一級資質等級的城鄉各種經濟類型的建筑業企業。
數據來源與參考資料:
1 國家統計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 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年鑒(2007-2015)
3 國家統計局. 2015年建筑業企業生產情況統計快報
4 國家統計局. 2015年1至12月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快報
5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5年1-12月建筑業企業特、一級企業快速調查統計快報
6 商務部. 2015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簡明統計
7 商務部. 2015年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簡明統計
8 張宇. 解讀2015年度ENR國際承包商250強. 工程管理學報. 2015,29(5):140-146
執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計劃財務與外事司李莉敏 倪稞 郭巧洪
中國建筑業協會王要武 王楠 王承瑋 金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