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二五”收官之年,2015年也是經濟新常態發力之年。擺脫“速度情結”的建筑裝飾行業,步入高精尖的細分專業化時代,并在互聯網家裝、智能家居、工業化、綠色裝飾等領域進行更成熟的資源布局。
不論是對自身優勢的不斷培植與放大,對既定戰略的充分執行;還是借助科技創新力量,形成其他企業難以突破的技術壁壘,建筑裝飾企業2016年都將在2015年的基礎上發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引領行業邁向更高階段。
那么,在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哪些內容將對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呢?
向現代服務業轉型 打造裝飾產業升級版
長期以來,建筑裝飾行業因高能耗、高污染而慘遭社會詬病,并被大家認為其屬于重工業。按照國家經濟門類劃分標準,建筑裝飾行業屬于建筑業的組成部分,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和建筑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建筑裝飾行業已經發展成為有相對獨立的技術特點、比較特殊的市場運作模式和較強社會影響力的相對對立的行業,屬于第三產業中的消耗性服務業。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在2013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全國建筑裝飾行業科技大會上也再次強調,建筑裝飾行業是以建筑物、構筑物的環境設計和營造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是對人們工作、居住、娛樂、出行等活動空間與環境的再創造。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5年我國經濟發展結構性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了66.4%,成為第一大產業。
服務業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無疑為處于轉型期的建筑裝飾產業注入一針強心劑。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還提到,到2020年,服務業的比重將得到大幅提升,這也預示著建筑裝飾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過去三十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中,中國的建筑裝飾行業從傳統手工作坊,逐步發展年產值數萬億的大產業,實現跨越式的騰飛。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數據統計,2014年全國建筑裝飾行業完成工程總產值3.16萬億元,比2013年增加了2690億元,增長幅度為9.3%,比宏觀經濟增長速度高出約2個百分點,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建筑裝飾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到2015年,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總產值將達到3.8萬億元。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向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全力邁進之年,為實現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預計2015到2020年未來6年,全國建筑裝飾每年總需求將達到3.51萬億元到5.94萬億元,總需求年復合增速約11.09%,高于2009年-2014年的復合增長率1.76%。
面對如此廣闊的發展前景,建筑裝飾行業應該更加注重企業的內在本質--服務,推動企業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向科技創新要效益,盡快解決傳統的經營模式所帶來的高污染、高能耗、技術薄弱、經營粗放等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問題,憑借在設計、施工管理、材料運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運用良好的施工組織、優秀的管理能力服務客戶,為客戶提供一個舒適、美觀的生活、發展空間,實現傳統工業向現代服務業的全面轉型,打造建筑裝飾行業的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