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模式中的裝修套餐包
與大包、主材包比較,傳統模式中的“套餐包”已屬元老級,推出市場超過10年,受到部分業主的追捧,但始終停留在中低端市場,高端消費群體基本沒有選擇套餐包。
從負責工序的多少來分,套餐包處于主材包和大包的中間位置,從設計、材料、施工負責到底,不僅包括主材,還包括輔材,但不包括大包中的軟裝服務,選擇套餐包的業主,必須另外選購家具、家電以及窗簾等軟裝產品。省事固然是套餐包的明顯優勢,但在市場上吸引消費者的卻是套餐包的低價戰略,發展到目前,套餐包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從每平方米999元、888元、788元,到如今市場上的688元、666元甚至598元,推出套餐包的商家也越來越多,從原來當地單一的裝修公司,到如今的小米家裝、搜房家居等全國連鎖家裝品牌。
解讀
“包包”過招各顯神通
如此多的“包”,哪種“包”才是裝修市場中的LV?恐怕很難給出答案,大包、套餐包和主材包屬于不同的組包模式,你經營的是外套,我主營的是內衣,而他銷售的是內外衣的全套系列,無法直接比較。
居然之家推出的大包,和此前三星品高裝飾、中國家居推出的整裝模式差不多,都是為業主實現拎包入住的愿景,所不同的是,三星品高通過整合建材、家居廠家資源推出整裝,而居然之家的第一身份為家居賣場,產品質量、價格體系、落地服務等將關系到彼此的優劣。每平方米均為2000 元的大包,雙方合作的廠家不相同,提供的主材、家居產品會存在價格、質量上的細微差別,再者施工質量也可能有所差異。省事、省時、省心、省錢已成為業主裝修的共同追求,從設想中看,大包服務可以完成業主的“四省”愿景。
即使互聯網+滲入裝修市場,存在多年的套餐包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多,這說明套餐包有其自身優勢,正如業內人士所說,隨著輕硬裝重軟裝理念的普及,套餐包會被更多的消費者接受。而在多數業主的印象中,主材包選擇得當,裝修質量也會比較靠譜,因此,很多業主將重心放在主材包上,這也使得主材包的市場越來越大,還有一點不能忽視的是,無論是大包、整裝包還是套餐包,都難以滿足業主的個性化追求,套餐包的可變空間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