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顯示,到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近1800億元。不過,盡管市場向好、行業追捧、資本力挺,但在從概念到落地的過程中,智能家居市場的表現似乎并不盡如人意,產品雖然不少,但旁觀者多,真正去購買的消費者寥寥無幾。
多行業涉足智能家居
經歷了20余年的發展,智能家居如今已進入到所謂的爆發期,引得各類資本、企業紛紛涉足,合縱連橫相互聯姻。一時間,智能家居市場硝煙四起。事實上,智能家居涉及的行業也的確包羅萬象,除傳統的房地產、家居家裝行業外,在這個“戰場”上露臉的還有家電企業、互聯網企業、創新型企業甚至包括電信運營商。
據記者了解,目前傳統家電廠商如海爾、美的、格力等都在緊鑼密鼓地向智能化方向轉型。其中,美的推出了M-Smart戰略,以智慧、健康、節能為核心,擬定了包含4個階段的推行計劃,實現從各品類聯網、單品類自動控制、智慧管家自動控制到社區、商店、醫院等業態交互應用的智慧家居生態圈;海爾于2014年發布了U+智慧生活開放平臺,將多種服務入口統一整合在一個平臺上,涵蓋產品設計、開發、制造、物流配送等多個環節,為用戶提供全流程服務。
與此同時,互聯網巨頭也積極加入到智能家居大戰中,百度、京東、阿里等企業均利用自身掌握的大數據、云服務等優勢尋求與智能設備公司合作,例如“QQ物聯”智能硬件開放平臺、“BaiduInside”智能硬件合作計劃等。此外,一些移動互聯網企業也開始涉足智能家居行業,如小米、華為。國際互聯網大鱷同樣對智能家居虎視眈眈,蘋果、三星和谷歌均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臺。
事實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電信運營商早在幾年前便已在智能家居領域展開部署。例如,中國電信于2010年與海爾簽訂“E-store項目”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智能家居等方面展開合作;同年,中國聯通牽手美的,發力3G智能空調;2011年,中國移動推出基于TD-SCDMA無線通信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宜居通”,從安防預警、家電遠程控制、無線路由等方面全方位優化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
眾多企業之所以紛紛布局智能家居,是因為看好這個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顯示,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規模將在2016年出現明顯增長。到2018年,隨著主要智能家居系統平臺及大數據服務平臺搭建完畢,下游設備廠商的生產鏈被逐步完善,智能家居產品被消費級市場廣泛接受,其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