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房地產限購以來,幾年間,京城家裝行業的品牌排名逐步發生變化,盡管大多數公司叫冷,但有特色的公司依然保持著高增長,活得相當滋潤。但進入今年以來,隨著各家業績基數越來越大,且行業形勢轉冷,排名在前的公司也感覺要維持增長確實有較大的壓力。雖有業績保持增長的公司,但業績下滑的也有。各家都根據自家特點,紛紛祭出殺手锏,力求突出重圍。
看市場
來訪量明顯見少
上周末,一場集合了家裝、建材、家具、廚電等產品現場展賣的家博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行。在這個大多商家低價促銷的展會上,記者在現場看到,前來參展的家裝公司只有精誠、金三優等以套餐為主的三家公司,往年會出現的其他知名品牌家裝公司卻不見蹤影。而在裝飾公司的展位前,前來咨詢的消費者并不多。雖然業內人士表示,此時已非家裝旺季,但人流量確實同比減少。
雖然業績同比增長超過了10%,但今朝裝飾集團副總裁汪曉兵表示,今年的整體行業形勢從4月份之后明顯變淡。“3月份倒有一個小高潮,但那是前年下半年至去年房產交易火爆期的釋放。”樂屋裝飾總經理錢明發也直言上半年的形勢“不是很好”,“整體咨詢量差很多,交房數也差很多。”但他透露,樂屋裝飾依然保持了增長。
而從中國建材流通協會發布的三四月份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BHI指數來看,雖然這兩個月的景氣指數都在上升,“人氣”也在持續上升,但兩個月的“購買力指數”都在下降,其中3月份的“購買力指數”較去年同期下降12.63點。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副會長秦占學分析,這意味著購買者“看多買少”,持續觀望態勢仍在擴大。
消費者要求更高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于家裝的要求變得更高了。據闊達裝飾居然之家北四環店設計師婁慶樹介紹,如今要簽單比以前更難。“現在是網絡時代,各種信息相對透明,客戶從網上接收了大量的信息,設計師必須表現得更專業,才能讓他信服你。”據其介紹,以前消費者頂多咨詢個兩三家就敲定了,現在“一個單子找個五六家咨詢也是有的。”他覺得,在這樣的激烈競爭下,設計師如何脫穎而出“拿下”客戶,必須得有自己的一套“秘密武器”。“對設計師的專業素養、溝通交流技巧都比以前的要求高多了。”
錢明發也覺得,雖然前來裝修的以80后年輕人為主,但他們“對設計的要求高了”,“可能并不知道怎么弄,但會提很多的要求。”
形勢預判不樂觀
對于形勢的判斷,受訪的業內人士雖然沒有達成完全一致,但總體都認為形勢不好,只是程度的差別。汪曉兵覺得目前還不是最困難的時候。看目前房產交易量幾乎是腰斬的局勢,他認為房產已進入深度調整期,因此真正的清冷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是明年。錢明發則覺得“已經這樣了,不會再好到哪兒去,也不會再差到哪兒去”。
業之峰裝飾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冰華表示,業之峰目前與去年同期持平,略有增長。他判斷今年的形勢會呈現“啞鈴狀”—開局和結尾會有高潮,中間會比較平淡,而業之峰在年尾會再“拼一拼”,努力趕超去年4個億的業績。東易日盛裝飾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吳小雙則覺得市場形勢不好判斷,“不大容易馬上好起來”,但4季度會有大量高端房成交。
述原因
高端消費受制經濟形勢
上游的房地產永遠是家裝行業最直接的晴雨表。刨去交易量不如之前導致商品房裝修量減少外,李冰華表示,目前二手房大量拋售,價格又沒有實質性的下降,也導致了一部分客群在買房和裝修上的觀望。
吳小雙認為,家裝的冷遇是由綜合經濟形勢造成的。“上游有地產調控,宏觀上國家的經濟結構在進行調整,重心偏向新能源、互聯網產業,傳統行業普遍不景氣。”吳小雙認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制造業普遍受到影響,家裝也未能幸免。而從投資來看,不少人群將資金用于銀行投資獲取高利潤,也導致了一部分群體在裝修上的觀望情緒。此外,之前不少高端客戶來源于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和軍隊,如今國家倡導簡樸,嚴禁奢華,直接影響了一部分高端客戶群體。
品牌公司客源被分流
裝修客群的變化被認為是品牌裝飾公司“日子難過”的原因之一。據錢明發介紹,前來裝修的80后消費者比較多,多是結婚住房,整體戶型偏小。“我們以前裝修以三居為主,現在是兩居為主。”客單價也下降了10%-20%。
汪曉兵分析,去年成交的房產主要以剛需房為主,且房價飆升,擠占了部分業主的裝修款,雖然這部分群體還有一定的量,但品牌家裝公司的產品基本定位為中產階級,這部分消費者大多被游擊隊、工長俱樂部占領,品牌家裝公司的市場被嚴重分流,所以大家都會覺得冷。而在品牌公司中,“定位相對中低端的公司今年反倒活得滋潤一些。”
談未來
品質服務仍是重頭戲
形勢已然如此,盡管形勢不佳會造成市場上拼搶更為激烈,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家裝行業的品質和服務永遠是本,沒有優質的品質和服務做根基,難有未來。
吳小雙認為,內功練好才是正道。家裝行業是包含設計、施工、產品的整體服務,歸根結底賣的還是服務。“產品要過硬,光玩營銷不行。如今的客戶都精挑細選,本身不過硬,根本行不通。”業之峰則在最讓消費者頭疼也最讓裝飾公司感到棘手的工程管控上從嚴下手,力求讓消費者感受到更多的服務價值。據悉,從客戶簽單起,就有一張工程表,上面標注了各項工程交接時間、負責人姓名及電話,讓每個環節都一目了然。
錢明發則講了一個客戶兜兜轉轉的故事。這個客戶之前選擇了工長俱樂部,光水電改造就花了4萬多元,而在品牌公司不打折的情況下該項花費也才3萬多元。隨后因出現質量問題,該客戶選擇了一家品牌公司,但該品牌公司偏向主材銷售,大力推薦這個層高低的客戶做地暖。萬般無奈之下,這個客戶轉向了樂屋。“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服務肯定是最重要的,靠坑客戶是玩不轉的。”錢明發認為,家裝公司的品質和服務永遠是重中之重。
各出殺手锏力求增長
加強品質和服務的同時,各大裝飾公司也在使出十二分氣力。據記者了解,目前品牌家裝公司都開始“打雞血”行動,店、人都開始進行比拼,通過充分鼓舞士氣來拼搶市場。
除此之外,各公司也開始根據自身特色,力求爭取更多的份額。業之峰啟動多元化戰略,努力拓展商業空間、單位房、別墅裝修,并通過北京的外圍來尋求突破。除此之外,發動整個公司自上而下的動員,狠抓回頭客,據其透露已初顯成效。東易日盛則開始延伸產業鏈,除家裝服務外,意德法家開始提供美式、法式、簡歐、韓式的家具。“既然客戶數量不增加,那就提高每個客戶的單位產出吧。”吳小雙說。雖然判斷消費主力以剛需為主,但今朝還是依計劃開始樹立高端家裝品牌。“定位高端,可能還有市場,等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說不定我已經站穩腳跟了呢。”汪曉兵對此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