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改造項目首獲詹天佑大獎青睞
在本屆詹天佑獎獲獎項目名單中,除了路橋、港口、大型公建、特種工程等重大工程項目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民生項目格外惹人關注——北京中信城危改項目。以居住區改造為主要內容的舊城改造項目能得到中國土木工程最高科技獎的垂青,這也是詹天佑獎評選客觀、公正,不“迷信”工程體量和知名度的體現。
中信城危改項目是北京中心城區最大的舊城改造重點項目,涉及近萬戶居民。改造前,該地塊80%以上的房屋被鑒定為危房,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隨時受到嚴重威脅。此外,該項目所在地塊還是宣南會館文化的發源地,有多處延續歷史文脈的古建筑。
在改造過程中,項目規劃和建設單位充分考慮文化傳承、百姓安居等諸多因素,遵循危舊房改造與歷史風貌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完整保留了粉房琉璃街及兩側20余處四合院,保留了南海會館、梁啟超故居、李萬春故居等9處古建,并將其有機地納入園林景觀系統。就連生長在該區域的古樹名木,規劃單位也進行了詳細的坐標定位,制訂妥善的方案加以保護。
經過改造,該區域不僅90%以上的原住戶得到了妥善安置,住房條件得以改善,還最大限度地確保了區域內本地生物物種和歷史文化的延續。
詹天佑大獎評選助圓“中國夢”
詹天佑獎獲獎工程反映了我國土木工程在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技術方面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在發揮引領和導向作用、激發工程科技人員創新熱情、促進工程建設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出席詹天佑獎頒獎大會的住建部副部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郭允沖指出,要通過多部門協作、多學科集成,推動重大科技攻關,突破核心技術,通過建設重大工程促進土木工程事業科學發展與科技創新;通過獎勵工程建設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促進土木工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土木工程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促進土木工程領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著力點,著力增強土木工程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沈愛民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在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方面發揮了示范作用。希望各獲獎單位自覺服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立足實踐、講求實效、扎實進取,為推進中國土木工程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