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山西太原“釘子墳”的前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12-12-11 15:30:56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只有這座孤墳一直未被推平,佇立于高樓之間兩年有余。其圖片近日被發布于網上,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釘子墳”,其墳主常金柱因網傳其拿百萬遷墳費而聲名大噪。

  在大片鋼筋混凝土施工作業面的包圍下,一座孤獨的墳塋渺小地矗立,成為奇觀。

  在太原城鎮化的浪潮中,龍堡村像一片飄浮的枯葉。耕地、林地被占用后,墳地的搬遷也勢不可擋。

  相關閱讀:山西太原現“釘子墳” 四周掏空仿佛“孤島” 太原“釘子墳”墳主否認領走遷墳費 只想要說法

  只有這座孤墳一直未被推平,佇立于高樓之間兩年有余。其圖片近日被發布于網上,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釘子墳”,其墳主常金柱因網傳其拿百萬遷墳費而聲名大噪。

  最新的進展是,事件曝光后,常金柱已和村委會達成協議,將于15日遷墳。

  每具遺骨800元

  從太原市區乘坐837路車,一路蜿蜒就進入了龍堡村。在村口,四根古典柱子組成的門楹上大書“龍堡村”三字,從村口往村中間駛去,兩旁林立著商店、面館等小店鋪。

  “孤墳”此前并不孤。常家祖墳附近的墳區,曾經有200余座墳頭。龍堡村原名就叫“錢家墳”。

  相傳村里的人是看墳人的后裔。村里老人說,以前村口的墓地里埋葬著許多龍堡村的先祖,甚至太原市區一些注重土葬的市民也將他們的父輩安葬于此。

  常家祖墳墓碑一側有這樣的一則字跡:“公元二00四年清明立。”當地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告訴記者,在七八年前龍堡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村莊。

  “以前村民種糧食,因為龍堡村土質不好并且缺肥,農民種糧入不敷出;后來種了蘋果和梨,結果因為品質差,一塊錢三斤也很難賣出去。”龍堡村村委會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2004年開始,我們把許多荒地租出去給一些企業做庫房,靠收取租金過生活,帶動了村里的經濟發展。”

  之后,村口的高速公路開通,太原的城鎮化蔓延至龍堡村。

  2009年,村委會將村口的墳地賣給開發商,進行房地產開發。為此,村委會與村民協調,按照每具遺骨補償800元的標準,將墳塋搬遷至附近的老墳村。

  搬遷從2010年開始。“有的棺材還是好的,就直接遷走;如果遺骸已經腐敗,就將先祖的骨灰等置于盒子中用紅布包起來移走。”當地村民回憶當年移墳的經過時說。

  對于遷墳,村民的態度不盡相同。

  “老人的尸骨埋在那里,誰愿意遷走啊?墳被挖得亂七八糟的,你咋想?”多位六七十歲的村民用同樣的口吻向記者感嘆道,“但是大隊把土地賣出去了,我們不能不遷,遷墳的時候心態也不是很平和。”

  一些年輕一點的村民則將遷墳看得比較輕松:“就像現在國家修高鐵,總會占用一些土地,遷就遷唄,要跟上社會、時代的發展。”

  就這樣,龍堡村的先輩也就此長眠于異村土地:老墳村不在龍堡村的地界范圍內,而是村委會出錢從其他村莊購買來的土地,離龍堡村有七八公里。

  “以前墳山在村口的時候,離得近,還經常去看看;現在人也老了,路也遠了,去的次數越來越少了。”龍堡村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說。

  大部分墳塋陸陸續續遷走,最后,只剩下常家的墳塋還留在村口的墳山一直未動,至今已兩年有余。

  “不存在100萬遷墳費”

  準確地說,“孤墳”其實是兩座墳。

  12月9日,記者現場看到,那座高出地面十余米的土堆上,有兩座凸出來的小土堆,其中一座立著一塊黑色的墓碑,墓碑中間印著三行字,顯然他們是墓主人。

  常家人說,這里埋葬的是常金柱的爺爺及兩位奶奶。按照當地風俗,夫妻雙方中有一人先去世的,暫不立碑,等到另一人駕鶴西去之后再一起立碑,因此旁邊長眠著常金柱父親的墳冢只有土堆,沒有碑。

  幾棵近1米的小柏樹環繞著兩座墳,墳上一些枯草在北風中飄搖。

關鍵詞: 釘子墳 前傳 孤島 
分享到:
[責任編輯:佟鳳]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