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欠薪及其他
調研顯示,盡管中國處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社會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就現狀而言,建筑業仍普遍處于勞動密集型的外延增長階段。
在此次調研中我們發現,建筑業農民工老齡化嚴重。其中40歲以上的工人占到了被調查對象的六成以上,達47.38%的份額,而30歲~40歲這一中堅力量群體的工人所占比例較少,僅有25.62%的比例。
在樣本中,從事建筑行業的農民工約一半都有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六成達到5年以上。建筑工人年齡偏大,缺少年輕人的加入,導致工地現場老齡化嚴重,這也預示著將來可能出現的斷層現象。
建筑農民工中,調研數據顯示,小學及以下文化占39.94%,初中文化的占51.52%,高中、中專及以上文化僅占8.5%。大多數建筑業農民工的文化水平偏低,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何農民工職業技能偏低。
建筑農民工普遍作業時間長,職業技能低。就勞動時間而言,我國建筑企業一般實行的是不定時的工作制,建筑農民工日均工作時間大多長達10小時,夏季施工高峰期間工作時間還會更長,大大超過了《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每日8小時的工作時限。
此外,建筑行業是一個高危行業,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較大,并且大多數是戶外作業,酷暑嚴寒等天氣導致工人們的工作環境很差。
另外大部分的建筑農民工吃住都在工地,生活、住宿條件惡劣。此次調研時,多數工人抱怨工地現場沒有廁所、澡堂,給整個工地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欠薪嚴重也是建筑業農民工遭遇的較大難題。工資的拖欠問題在我國長期以來普遍存在,越來越多的暴力討薪事件時常見諸報端,這其中固然有工人的問題,但更多的則是用工單位的責任,穩定的薪資發放保障體系還未形成。
根據此次調研的情況,拖欠日期超過8天的比重最大,占比68.11%,在樣本“對目前工作最不滿意因素”的調查上,有32.23%的農民工選擇了“其他(如欠薪)”,另有32.51%的農民工選擇了“工資少”這一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