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上漲?
調研顯示,建筑業工人工資普遍上漲,不僅有建筑市場勞動力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的因素,同時也有國家惠農政策、建筑業勞動力年齡結構發生變化等多種因素。而從近幾年的發展趨勢看,中國的各行業、各部門的勞動力成本皆在持續上漲。
上漲原因之一:建筑市場的勞動力供需關系發生了明顯變化。
在需求方面,國家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各省市因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近年來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施工量增長明顯,建筑業用工量逐年上升,勞動力需求明顯增加。
在勞動力供給方面,近年來進入建筑業的農民工數量卻呈現下降趨勢,而愿意從事建筑業生產的勞動者逐漸減少,則是當前建筑人工成本上漲的主要原因。
現實中,這種供需變化又從“民工荒”,建筑業行業性質特點,富農、惠農政策落實以及其他行業沖擊方面表現出來。
對于“民工荒”,近年來,中國一些發達地區建筑行業均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民工荒”現象,愿意從事建筑業生產的勞動者逐漸減少,建筑業企業只有用高工資的辦法來吸引農民工,導致建筑人工費不斷上漲。
而從建筑業的行業性質和特點考慮,建筑業是國家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行業,作業時間長,工作生活條件差,欠薪問題嚴重,在施工中易受自然環境影響,需要較多的高空、交叉作業,這樣的工作對不受訓練的農民工來說相當艱難和危險。因此,進入建筑行業的勞動力大大減少,這也會促進建筑業農民工薪資水平的上漲。
而隨著國家近年來富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使農民的生活逐步好轉,鄉鎮企業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調研結果顯示,不少當地人都愿意在本村的企業工作。
其他行業的沖擊也不能忽視,越來越多的新一代農民工進入工作環境相對好的制造業和服務業。據全國總工會統計,最近五年進入建筑業的農民工數量下降了約6%(保守數字),本身各行各業的勞動力供給相對缺少,再加上行業間的競爭,最終流入建筑行業的勞動力更是少之又少。
上漲原因之二:建筑市場的勞動力年齡結構發生很大變化。
隨著建筑行業“80后”、“90后”工人的增多,農民工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這使得建筑業必須通過提高工資和福利待遇吸引和留住他們。農民工年齡結構的變化,整體價值觀的改變,成為了農民工工資快速上漲的重要推動力。
上漲原因之三:國家對建筑業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關注和保護。
近年來,國家著力解決“三農”問題,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發展目標,與農民工的利益密切相關。
國務院出臺了《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5號);建設部建立了規范的建筑勞務分包制度;重慶市于2007年頒布了《重慶市農民工大病醫療保險市級統籌試行辦法》等,這使得農民工的權益受到越來越廣泛的保護,以農民工為主要從業人員的建筑行業的人工費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