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興產業的一種,LED無疑是一個很燒錢的行業。南都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就有3家上市公司募資大筆投產LED項目:德豪潤達定增募資15億元,士蘭微定增募資8億元,聯創光電募資6.36億元。而龍頭三安光電對外擔保額度是凈資產的160%,而且其利潤一直以來靠政府補貼較為嚴重。燒錢能持續多久?短期LED上市公司的蜂擁而進,未來可能帶來惡性競爭的風險,也成為一些券商研究員的擔憂。對于前景變差的LED行業,不少機構已經嗅出了冬天的味道,因此在三季度大批撤離。南都記者統計發現,保險、社保、QFII、信托、基金、券商等五大機構共計凈減持市值約17億元,三安光電、華燦光電、長方照明、德豪潤達、勤上光電等公司被減持的市值均超過1.5億元。不過,也有一些基金卻選擇了高歌猛進,買入或增持11家LED公司,合計13億元。而目前無論從業績、股價表現來看,這些基金的投資風險都在增大。一些基金甚至成了接手大小非減持的下家,而一些成為上市公司的新晉股東,卻未出現在調研機構名單中。
三安光電三季報增長14%,看上去很美
[雷區]
1 三季度凈利潤6.66億元,補貼高達3.28億元,占比近半
2 毛利率一路下滑,從此前40%下降到中報的32%,三季報又下降到26%
3 對外擔保金額高達93.91億元,遠遠超過其凈資產58.91億元
作為A股LED上市公司的龍頭,三安光電的三季報貌似很亮麗: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利潤為6.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4%。
“這個行業最典型的就是燒錢。”廣東綠色產業投資基金EMC聯盟常務副秘書長林昭景直言,前幾年由于政府補貼和銀行貸款的支持,進入這個行業的資金門檻并不高,一些做箱包、房地產的企業也來投資,造成現在產能過剩。
毛利率下降到26%
實際上,這一點從LED上市公司,特別是今年上市的公司,三季報利潤大幅下滑就表現得非常明晰。
“由于政府的過多介入,終端的消費補貼演變成了直接補貼生產企業。”上海一名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員坦言,如同太陽能、風電行業,只要能撬動政府資源和獲取銀行支持,利潤率還不錯,資本就蜂擁而上,以超預期的速度達到產能過剩,之后打價格戰,利潤率大幅下滑,最后變成一個類似賺加工費的行業。
LED行業的MOCVD設備采購的高額補貼就埋下了隱患,2010年起大量的MOCVD設備訂單,行業的產能在2011年迅速釋放,導致當年下半年芯片價格就開始下滑,毛利率大幅下降,2012年開始公司都以量補價。
前述研究員推測,“樂觀一點推算,三安下半年收入有較大增長還是可能的,但明年可能沒太大空間。”
而對于LED中游行業,這名研究員直言,LED封裝行業由于進入門檻較芯片低,所以產能釋放更容易,過剩是正常的,最后大家拼的就是工藝穩定性和成本。這一點從三安光電的毛利率可以看出端倪,今年中報其毛利率從之前的40%下降到32%,三季報又下降到26%。
擔保額度遠超凈資產
從三安光電利潤結構來看也并不健康,今年三季報顯示,三安光電非經常性收入中最高的是來自政府補貼,金額高達3.28億元,是細分項目中收益最多的。
而該公司的財務狀況更是讓人擔憂。其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將大舉向銀行舉債,其中三安光電安徽公司一家即向銀行申請授信55億元,加上另外三家子公司的申請額度,合計達到68.65億元的授信。三安光電所有對外擔保金額高達93.91億元,遠遠超過其凈資產58.91億元。
國金證券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張帥直陳,“隨著公司LED芯片業務的快速擴大,應收項目同樣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公司經營現金流為-2.27億元,而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合計較年初增加了10.27億,盡管其中6.7億為應收票據,風險相對較小,但是考慮到下游LED封裝廠較為分散且競爭激烈,公司存在一定的壞賬風險。”
而目前廣東有8家上市公司涉足封裝,其中有的公司宣稱擁有封裝和應用的全產業鏈。林昭景坦言,這有些不切實際,對于營業收入較小的企業,能集中做好一個業務就不錯。
三安光電作為基金傳統的重倉股,同樣吸引了大批基金買入和持有,目前有40家機構持有,總市值超過14億元,其中多為基金持有,26只基金持股市值約11.8億元,華安基金作為持股最多的機構投資者,買入市值高達6.8億元,銀華系基金旗下6只基金均有持股,市值合計超過2億元。粗略推算,這些基金持股平均成本約14.45元,截至11月9日,市值縮水10%。
德豪潤達過度依賴政府補貼
[雷區]
1 三季度凈利潤1.15億元,同比下降57.41%
2 政府補貼減少,而費用大增
3 長盛同德、建信優化大筆買入,蹊蹺豪賭
同樣為基金重倉的還有涉足LED上、中、下游的德豪潤達,三季度被3只基金減持的同時,有5只基金買入,持倉市值最大的是長盛同德主題基金,超過9400萬元,建信優化配置基金新進的德豪潤達市值也高達2800萬元。
中期即現增長隱憂
不過德豪潤達的三季報并不如意,凈利潤雖有1.15億元,但同比下降57.41%,公司稱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政府補貼比上年同期減少及費用增長所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大幅增長46.13%和37.69%。
而德豪潤達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還有1.24億元,同比增長21.50%,公司稱由于毛利率同比增長、蕪湖生產基地獲得政府補貼,記者發現,當期政府補貼高達1.5億元,遠超當期凈利潤,可見增長也是靠補貼在維系。
上述券商研究員表示,德豪潤達所謂的雙主業相關性不強,兩條腿走路能走好的公司少見。兩次募資短期內均難帶來收益,能否再次收到政府的巨額補貼是個未知數,這樣推算的話,業績會差得嚇人。
一名LED行業人士也向南都記者透露,德豪潤達的一名負責人對今年的LED應用形勢判斷過于樂觀,這個行業沒錢不行,但僅僅有錢也不行。
長盛同德浮虧16%
不過,長盛同德主題基金三季度大批買入德豪潤達的邏輯是什么?在德豪潤達三季報中披露的機構中,只有兩家券商的身影,未見任何基金。這家公司買入之前是否做過調研?
這個基金目前基金經理是鄧永明。9日,南都記者聯系長德基金公司,不過該工作人員回復稱基金經理在外地出差,無法聯系。粗略估算,該公司三季度持股平均價在7.10元左右,按照9日收盤價計算,目前浮虧16%。
長盛同德主題基金三季報中披露了其投資邏輯,未來投資的一個重點是積極財政政策的受益領域,包括節能環保、信息服務、新材料、電子、傳媒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