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行業技術裝備水平逐步提高,具備了制造不同類型電光源生產設備的能力,并逐步由原來的手工、半自動化操作轉向機械化、自動化流水線生產。產品質量不斷改善,平均光效每瓦提高了5—8流明;平均壽命提高了4000小時,國內照明企業實力增強,涌現了一批知名品牌。
第四,中國綠色照明工程的實施,催生了大宗采購、需求側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質量承諾等節能新機制,在示范中廣泛調動了生產商、經銷商、消費者以及技術人員的積極性,為深入實施綠色照明工程打下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高效照明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2009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組織實施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以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照明產品。三年來,累計推廣節能燈3.6億多只。“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培育和形成了高效節能產品消費市場,促進了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使普通消費者得到了“價格下降、節電省錢、生活質量提高”等多重惠民效果。
今年5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確定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措施,將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加大推廣照明節能產品的力度。前不久已經公布了第一批中標企業與中標產品名單。
形成一批有影響的照明品牌
伴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照明產品及照明要求也大幅提高,燈具的款式、性能與環境的配套成為消費者選擇的關鍵,燈具的附加值提升,照明燈具企業在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形成了一批有品牌、有規模的照明燈具生產企業,亞明、汾江、通士達、雷士、雪萊特、歐普、華藝、三雄極光已成為業內家喻戶曉的品牌,部分企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產值達二十億以上,有的甚至超過40億元。燈具品種規格豐富,有的企業產品規格可達到上萬種,極大地滿足了市場需求。
積極培育半導體照明技術與市場
2003年,我國啟動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計劃。2005年又啟動了“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技術開發”重大項目。近十年來,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呈快速發展趨勢,許多傳統照明企業以及原先非照明電器或半導體領域的企業紛紛進入半導體照明領域。
我國LED產業政策逐步明朗,國家扶持力度逐步加大。2010年4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半導體照明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國家發改委、住建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組織開展半導體照明產品應用示范工程;科技部2010年9—12月陸續啟動了“十二五”半導體照明科技支撐計劃和863計劃,對半導體產業鏈的技術研發和檢測方法研究、測試平臺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各地政府也針對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制定了相關規劃并出臺相關政策,這些政策與措施促進了我國LED照明業的技術與市場的培育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