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蘇寧價格戰備受矚目
8月15日,京東網上商城與蘇寧易購的價格大戰備受矚目。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通過微博宣布,京東商城所有大家電將在未來三年內保持零毛利,并“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蘇寧易購、國美網上商城馬上反擊宣稱,包括家電在內的所有產品價格必然低于京東,而國美更宣布,從8月15日9點開始,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全線商品價格將比京東商城低5%。
面對價格大戰,劉強東不失幽默勸說大家幽著點,莫急于下單。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則不甘示弱放言“不少員工興奮得一宿未眠”。此言一出,立即遭到劉強東“面對大戰,同事都像打了雞血一樣”的回應。
此次價格戰,盡管參戰各方似乎底氣十足,但實際上,激進的擴張和電商間幾乎從未間斷的價格戰早已令各方糧草不足。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蘇寧8月14日已宣布將發債融資80億元,京東的前三輪融資已經“見底”。盡管京東強勢應戰,但也有少人表示,這實際是一場“窮人間的戰斗”,到頭來不僅禍及市場,而且兩敗俱傷。
不過,相比于電商間的價格戰,LED照明市場的價格戰更可謂猛烈。吸取電商價格之戰LED照明價格質量售后技術缺一不可。
電商價格戰對LED照明的啟示
細看全球第一大電商亞馬遜的成長經歷,會發現在亞馬遜的成長過程中看不到價格戰這三個字。拋棄價格戰的簡單思維,不僅是價格層面,還有服務層面、技術層面等方面的競爭,這樣競爭優勢才是全面的。如何尋找一個更好的發展模式,不僅是電商企業應思考的一個問題,LED照明產業同樣也是。
回看近幾月在行業洗牌的壓力下,不管是長方照明掀起“價格戰”最終釀就全國性LED照明燈具召回,并將問題燈泡在工廠進行銷毀事件;還是自稱連續兩年入圍“行業五強”,資產過億元的深圳知名LED顯示屏企業愿景光電子有限公司因為價格戰資金鏈斷裂而宣布破產的事跡。LED照明市場價格戰的局勢不間斷頻起,且越演越烈。
一味的價格戰,最終的結果,恐怕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是如此吸引人的LED產業,定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不知多少冒險者與投資家躍躍欲試。LED企業取勝的關鍵不是用價格打敗所有的對手形成“一枝獨秀”壟斷的態勢,一個大的消費市場應該可以容納得下一批不同規模不同特色“百花齊放”的企業。除了價格外,芯片技術、品質建設、售后服務等都會形成核心競爭力。惡性價格競爭的長遠后果會傳導到制造業的整個產業鏈,會出現產品質量下降甚至壓跨整個生產體系。
LED照明優勢強大價格居高不下有何解
據分析,導致LED貴主要有以下以下原因:
1、國內企業無核心技術
LED行業的上游的絕大部分核心專利掌握在老外的手上,我們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盡管我們LED應用產品制造能力在全球占到50%,份額占到50%,但利潤卻是最低的一環。
LED照明燈具的成本主要在LED芯片,只要芯片價格降下來,LED的流明單價能降到與現階段的節能燈相當,室內照明就自然遍地開花。LED芯片還大有降價空間。
2、LED應用產品散熱難
結構設計在燈具中大概占20%,一直以來中國勤勞人民都會定價很低,20%成本認為很合理,最大的問題是怎樣更有創新,設計更合理。
散熱成本要維持在5%,實際散熱設計很簡單,把住兩個方向:一是,LED芯片與外散熱器件路徑越短越好,越短你的散熱設計就越好;二是,散熱阻力,就是要有足夠的散熱傳到路徑同時也要有足夠的“散熱道路”。這部分成本主要在結構,用于散熱成本并不多。
3、LED應用電源弱
電源是LED燈具最薄弱的環節,嚴重滯后LED燈具發展,品質有待提高。現在設計占燈具成本的20%左右,有些高。隨著技術發展電源大概在5-10%最為合理。
這次的電商價格戰,得利的當屬消費者了,既可以挑到價格低的產品,又能當天送上門,但更多的反應是電商借機炒作,消費者受益其實并不大。但卻可以給LED照明產業一個提醒:正常情況下,消費者是樂于在短時間內看到這樣的“鷸蚌相爭”的,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一家獨大的格局也未必就有利于消費者,競爭需要規則,消費需要選擇,當前的電商與LED產業價格混戰狀況,挑戰的不僅僅是商業倫理,更是對消費者消費理性的一種考驗,但愿這樣的亂局能早一天收場,消費者需要的不是0元買家電或低價劣質的產品,而是物美價廉的穩定消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