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戈莉)上半年,湖北省建筑節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實現了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的目標。這是湖北省住建廳近日通報上半年建筑節能工作巡查情況透露的信息。
7月份,湖北省住建廳組織三個檢查組對除神農架林區以外的16個市、州的中心城區和38個縣(市、區)開展建筑節能工作巡查。巡查情況顯示,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穩步提升。據統計,該省縣以上城市城區設計階段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100%,施工階段的執行率達到98%;武漢市中心城區全面執行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并向遠城區延伸,武漢城市圈其他城市及宜昌市中心城區新建建筑積極開展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試點。全省城鎮1~6月新增節能建筑面積4091.31萬平方米,可形成54萬噸標煤的節能能力,是年度目標的92.5%。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呈規模化發展。該省各地已確定各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357個,總建筑面積1433.33萬平方米。列入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9個市縣,已確定示范項目391個,建筑面積達1929.83萬平方米,其中已開工在建項目80個,建筑面積 517.29萬平方米,竣工項目273個,建筑面積1243.77萬平方米。鐘祥市已率先全面完成示范任務。
綠色建筑加快發展。上半年,該省共有10個項目獲得了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建筑面積60.35萬平方米,其中武漢菱角湖萬達廣場項目在該省首個獲得綠色建筑運行標識;各地大力推進綠色建筑組織試點示范,共確定了42個綠色建筑創建項目,建筑面積269.02萬平方米,占年度計劃的156.77%。荊州、黃石、黃岡、仙桃市分別有一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標識。
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各地積極組織開展建筑能耗統計工作,制定年度能源審計及能耗監測工作計劃。武漢及宜昌、襄陽市按照有關部署,穩步推進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武漢市已安排第四批16棟、總計40.6萬平方米公共建筑接受能源審計。全省已確定30棟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對象,占全年計劃數的65%。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積極試點。各市、州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較重視,組織編制“十二五”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實施方案或實施意見,組織開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示范。武漢市編制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方案,加快推進中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并積極申報國家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試點城市。上半年,該省組織開展98.08萬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占年度計劃的97.11%。
“禁實”與新型墻材健康發展。各地進一步鞏固縣級及以上城區的“禁實”成果,積極推進重點中心鎮的“禁實”工作,對列入年內“禁實”達標的11個重點中心鎮,加強工作督辦和指導。各地大力發展新型墻材和建筑節能材料、部品,為“禁實”和建筑節能提供支撐,全省1~6月份生產新型墻材130.56億標磚,新型墻材比例為80.9%,新型墻材應用率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