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貿額同比增速達12%的行業,也會出現全行業的資金困局?別不信,這正是目前杭州家具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一家身處浙江東陽的建設公司意外申請破產,導致杭州家具行業面臨金融環境惡化,銀行抽貸,造成全行業的資金困局,并波及其他行業。這種“別人打噴嚏,自家感冒”怪狀的肇因,就是互保制度。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杭州家具商會秘書長楊幼民介紹,目前杭州家具行業的資金困局,在政府的協調下基本平穩渡過。他透露,“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家具外貿同比增長12%。”
在政府出面協調下,一時的資金困局,或可暫時平息。不過,互保制度的利弊如何權衡,卻值得深思。
誰制造了杭州“擔保圈危機” |
長三角企業主跑路增多 高利貸崩盤信號又現 |
浙江擔保圈風波再起 杭州家具商會躺著中槍 |
浙江互保鏈樣本調查:杭州家具行業的無奈處境 |
浙江家具企業互保“坍塌” 出售股份求自保 |
浙600民企緊急求助省政府 火燒到家具行業 |
互保引發的危機
“本次危機是典型的因企業互保引發的大范圍危機。”4月12日,杭州市家具商會上書杭州市市委書記黃坤明,上述言論是商會對本次危機的描述。
天煜建設是互保多米諾骨牌中第一個倒下的。浙江天煜建設有限公司,注冊地位浙江東陽,注冊資本為8000余萬元。去年12月20日,天煜建設下屬的江蘇分公司因非法民間集資引發訴訟,法院于當日立案。之后,天煜建設的全部賬戶和房產均陸續被法院凍結查封。到年底,天煜建設正式向東陽市法院提交破產申請。
天煜建設本身的貸款總量并不龐大——在建設銀行貸款1.4億元,但其中的9000萬元與嘉逸集團及其關聯企業華洲集團互保。嘉逸集團位于浙江蕭山,實際控制人姚榮華,2011年銷售收入6億元,銀行總體貸款額度5億元。
受天煜建設申請破產影響,嘉逸集團在建行的9000萬貸款脫保,由此引發建行對嘉逸集團收貸5000萬元,嘉逸集團和華洲集團被多家銀行集中收貸1.15億元,涉及建設銀行蕭山支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并出現1.2億元貸款逾期,涉及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廣發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
為了應對流動性危機,嘉逸集團已向民間借貸近2億元。
受嘉逸事件影響,浙江榮事實業集團也遭遇了信貸危機。榮事集團和下屬杭州榮業家具有限公司、浙江榮業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面臨銀行收貸的巨大壓力,浙江榮業于今年2月被北京銀行平海支行收貸3000萬元,杭州榮業被溫州銀行收貸1500萬元、交通銀行收貸750萬元,企業正常流動資金瀕臨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