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新常態下,2016年的中國建材家居行業,困難與機遇共存。如何抓住機遇?如何適應建材家居行業未來的激烈競爭?如何度過建材家居行業互聯網熱潮下的冷思考期?如何切分建材家居行業4萬億規模的大蛋糕?
2016年7月16日,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主辦、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材料分會承辦的第三屆中國建材家居產業發展大會將展開行業大討論。與會嘉賓將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建材家居行業如何落實、跨界轉型如何實現、渠道變化的方向以及如何應對渠道的變化、產品創新與工匠精神如何體現、“互聯網+”和場景技術如何應用等核心議題各抒己見。
供給側改革
穩定經濟增長,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作為“大行業、小企業”的建材家居制造行業,雖然于大環境而言,市場仍然是良莠不齊,但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堅持設計、堅持原創,越來越多的品牌注重品質、技術、環保,行業正在進入新的發展期。
近兩年,建材家居行業的洗牌速度加快,優勝劣汰的生存原則在行業里表現得淋漓盡致。目前,建材家居市場的消費需求由價格轉向價值。面對市場消費出現的這種變化,大量企業依然在走低成本推動、價格操作的競爭之路。今年在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建材家居行業要如何轉變?有專家認為,首先,要以設計創新帶動企業轉型升級。家居本身就是時尚行業,一定要抓設計。設計這個行業,其實比人們想象的要簡單,企業不要養設計師,設計是要獨立的,只有獨立才能創新。其次,要弘揚工匠精神。現在很多產品不是沒有設計水平,而是缺乏精益求精的態度,缺乏對工人、技工的尊重。技工的勞動沒有得到社會的承認,所以一定要尊重工匠、尊重技藝的傳承者。再其次,要有綠色環保、有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建材家居行業有一些東西是不可持續的,如實木家居,而紅木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品,也不適合大規模發展。未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這些理念、生產結構、發展趨勢都要發生變化。
中國的建材家居企業要抓住目前消費結構經歷轉折期及中央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利時機,在環保、設計、文化方面下工夫,要生產出滿足中國中高端消費人群需求的家居產品。
跨界轉型
隨著建材家居行業市場競爭的日趨白熱化,企業跨界轉型逐漸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不少企業將跨界轉型作為緩解市場競爭壓力的手段,并且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搶奪市場。2015年,建材家居行業進入“雙洗牌時代”,面對行業洗牌和政策洗牌的現狀,原有行業資源和客戶進行了再次分配。2016年,建材家居行業處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國標將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動力,也為大眾家居生活帶來更多優質產品和安全保障。
現今,智能家居的發展銳不可當,在此背景下,傳統家居大企業與智能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智能與建材家居如何實現跨界與融合,共同進步,已成為建材家居企業發展要解決的首要問題。2016年是建材家居行業打智能化、跨界牌的一年,而二者擇其一就可為企業帶來紅利。跨界及智能化或許是傳統建材家居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的突破點。然而,跨界為企業帶來的負擔不可小覷,很多企業已經出現產品分流而拖企業后腿等現象,而智能化帶來的產品安全等質量問題也不容忽視。
當所有行業都站在同一個云平臺上時,大數據就在其中“穿針引線”,成為連接行業之間的紐帶。往后,行業不會再以傳統和新興來劃分,傳統工業向生產性服務業轉變,借助更多的外界力量,終有一天要脫胎換骨,以新姿態迎接新時代。跨界的延伸未來也必將面臨新的組織創新和營銷重整。
渠道創新
線下體驗、交貨,線上交易的O2O模式是目前頗被市場看好的建材家居行業的運營模式。O2O模式是以線上為交易完結,線下物流服務、體驗、交付,再回到線上點評,分享達成閉環,這種模式目前已被經驗驗證,潛力巨大。京東、蘇寧、國美各種O2O商業模式頻現,未來建材家居行業O2O模式將更加成熟。
就建材家居傳統賣場來說,既要重視和研究電商的新型商業模式,又要看到實體賣場現有的優勢,要整合資源,持續探索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嘗試O2O模式,適應當前商業模式所面臨的巨大變革。當然,目前電商產業依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尚未完善,法律法規建設滯后,服務監管體系、統計監測體系、投融資機制亟待建立等。在電子商務成為重要商業模式和渠道的今天,建材家居業的O2O之路剛剛起步,面臨全新業態的挑戰,如何實現線上、線下的商業融合,建材家居業如何打造O2O商業新模式,都是需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研究的重大課題。電子商務如何向規范化、制度化發展;電子商務如何通過更加專業化、精細化、個性化的道路促進產業整合;線上、線下怎樣融合,實現同質、同價、同服務;如何通過物流、售后服務等優化O2O的模式;電子商務人才的極度匱乏與后續培養等都是我國建材家居業O2O商業模式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無疑是2016年建材家居行業乃至全社會的熱詞。用工匠精神的獨特方式探索新的行業發展路徑,將是建材家居行業未來變革發展的重要措施。
重拾工匠精神是新形勢下行業破局的關鍵。工匠精神具體到建材家居行業,其本質就是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將技藝發揮到極致,只有專心、專注、傳承、堅守、創新,才能真正詮釋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對于建材家居企業來說,要做有社會責任的企業,要制造良心產品,要符合行業標準和規范,這是最起碼的底線要求。從發展的層面看,產品要不斷滿足顧客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超值服務,才會更有競爭力和生命力。
工匠精神代表堅定、踏實、精益求精。中國制造業很長時間以來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即使目前個別企業做得不錯,但仍然無法擺脫低端廉價的整體印象。未來,中國建材家居行業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經驗,才能真正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再到“中國世界級品牌”的夢想,這離不開工匠精神。長久以來,中國企業正是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其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行業和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要在對產品品質的極致追求中努力求索,提高產品質量,提升中國建材家居行業的整體實力。
“互聯網+”
伴隨著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建材家居創建了無限可能,渠道的互聯網化、產品的互聯網化與營銷的互聯網化在當下相融共生,建材家居電商、智能家居應運而生。
我國建材家居行業經過幾十年快速、穩定、持續的發展,已經成為了門類齊全、產業鏈龐大的產業,遍布材料的生產、加工、流通、設計、施工、應用等各個環節。如何打通這些環節,形成規模化生產、一體化采購,互聯網將是絕好的手段。
如今,在建材家居市場受到大環境沖擊的背景下,互聯網家居的模式為傳統建材家居企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傳統渠道成本不斷上漲的當下,通過新興渠道擊碎傳統渠道成本泡沫,以互聯網方式搜集行業大數據,為傳統建材家居企業突破發展瓶頸開辟了新的道路。
從互聯網家裝到電商狂歡,電商消費大軍的快速壯大推動著建材家居行業新興渠道的發展。盡管傳統渠道的布局優勢與深耕空間依然存在,新興渠道卻呈現出了更迅猛的發展態勢。如何實現傳統渠道與新興渠道的全面整合,打破現有渠道困局,成為了建材家居企業在互聯網大潮下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
目前,許多“局外”企業已通過“互聯網+”模式滲透到建材家居賣場,“互聯網+”概念點燃了傳統建材家居市場轉型升級之戰,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慘烈。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建議,傳統建材家居賣場應更多關注“互聯網+”,用資金紐帶把傳統賣場與互聯網結合起來,以順應市場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