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區域發展 引導幕墻企業轉型發展
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張京躍介紹,2015年參與裝飾獎幕墻類評選的共有324項工程,其中通過專家評審的有276項,通過終審的為246項,參評數量較往年有所增加。但由于受經濟下行影響,投資規模整體減少,以及受限于幕墻企業的創新能力,參評項目的體量普遍不大,對于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存在不足,工程項目缺乏創新和亮點。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 張京躍
張京躍還表示,從裝飾獎的申報情況可以看出,我國幕墻行業區域發展不均衡,東中西部在工程項目的數量、質量和創新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甚至有持續拉大的趨勢,因此,要提高全國幕墻行業的發展,首先要加大對中西部幕墻行業的扶持力度,提高中西部的發展水平。
針對項目現場、申報資料信息不對稱等方面的具體問題,張京躍也進行了針對性的說明,并希望企業不斷提高對工程創新的重視,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從而保證申報工作的正常順利開展。
作為中裝協的另一項品牌活動,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幕墻百強評選工作自2005年開展以來,為進一步擴大行業領軍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提升優秀企業的社會美譽度,促進行業集中度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得到了企業、甲方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據張京躍介紹,2015年,中裝協為引導企業從資源能耗型向效益質量型轉型發展,對幕墻百強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調整完善,降低了規模性指標權重,提高了營利性、成長性、社會性以及抗風險性指標的權重。
“行業百強不僅僅是實力的象征,更是一個企業綜合能力的體現,誠信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和品牌形象的重要表現,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因此參評行業百強的企業必須通過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組織開展的行業信用評價。”張京躍強調。
此外,針對上市企業和非上市企業對于公司定位和發展戰略的不同,中裝協也將同行業專家共同協商,對評價體系進行區別性調整,保證評價推介工作更加科學、客觀、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