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廚衛工程委員會匯集廚衛行業最具實力和行業影響力的企業,在北京順景溫泉酒店召開了2013年度行業研討會,對未來十年民營經濟發展及廚衛行業變革進行了細致的解讀和探討,并就如何發揮行業資源優勢,創新持續發展模式展開了深入研討。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出臺,此次工作研討會盡顯精煉務實之態度,摒棄了華麗的舞臺、獎杯和盛宴,但就是這樣一次圓桌會議,或將成為廚衛行業未來十年發展的一次里程碑。
本次會議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副秘書長張京躍主持,上午邀請了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沈傳亮、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標準和信息化處處長楊家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老年住區專家委員會專家趙曉征,分別就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與行業緊密相關的國家保障性住房建設最新進展與政策,以及養老住宅發展政策和趨勢進行了分享;下午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中宇集團總裁蔡吉林、華耐家居總裁賈峰以及中裝協廚衛委秘書長胡亞男,分別就現代化與城鎮化政策、資本運作與運營、消費模式與渠道變革、行業協會改革等話題,與所有來賓共同展開了分享和交流。
變革是本次會議的核心主題,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總體部署,新時期政府職能和機制的轉變將成為中國未來政治體制改革最核心的著力點。而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將為整個經濟特別是快速發展中的民營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隨著改革第三波大潮的到來,整個廚衛行業需要面對自身定位的重塑,以及對形勢變化的瞻望,穩妥把握發展戰略和方向。
宏觀政策分析,釋放行業信號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沈傳亮在上午的主題演講中提到,從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嶄新命題開始,到十四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十七大的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一直到今天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真正完成了我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根本性轉變。而經濟的發展對廚衛行業、企業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沒有企業就沒有市場。十八屆三中全會涉及到裝飾行業、建材行業有直接指導意義的政策十余條,特別是在推進現代化、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有很好的起點和發展機遇,在政府制定規劃,市場配置資源的背景下,企業必須了解、思考這些問題。
從“基礎”到“決定”,兩個字的簡單變化體現的是未來數十年的方向性變革。對市場的重視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中國經濟未來要嚴格按照市場規律發展。這對于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機遇。從宏觀層面,放開和納入民營經濟,實質就是要發揮民企的“鯰魚效應”,帶動整個經濟的活力,在競爭中發揮最大的能量。而對于以民營企業為核心的廚衛行業來看,難得的機會就擺在眼前。
之后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標準和信息化處處長楊家驥為在座企業介紹了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與相關政策。截至11月底,2013年全國保障性住房已實現開工666萬套,基本建成544萬,完成投資11200億,明年將進一步加大竣工力度。而未來確保保障性住房品質的主要抓手是實施綠色建筑行動和推進住宅產業化。北京從2012年提出保障房實施住宅產業化以來,已實施數十余項目,總量超過500萬平米。其中產業化實施的重點之一是室內標準化裝配式裝修,包括具體的工業化部件、構件,工業化的建造方式等。未來,將重點培育一批集設計、生產、施工、安裝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實施產業化的大型集團,積極倡導提供綠色建筑整體解決方案。保障房將積極實施綠色建筑行動,2014年將大規模推廣和應用綠色環保產品,以及體系類成套技術,嚴格按照建設標準指導和實施,將為優秀的綠色建材產品和企業提供一個充分發揮的平臺。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老年住區專家委員會專家趙曉征提出,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國內老年設施產品與發達國家相比卻基本屬于空白,隨著老齡人群需求五年到十年之內將發生一個井噴式增長,養老住宅和配套產品的開發和發展也將為廚衛行業帶來新的市場。她在發言中還重點介紹國外廚衛適老產品的發展情況以及結合多年來老年住宅的研究成果,從使用的角度對廚衛產品的適老設計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微觀業內分享,探討發展新方向
下午,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李秉仁會長首先介紹到,推動城鎮化建設從80年代就開始提出,城市人口比例未來或將提升到70%,而現在這個數字是35%。70%將享受和城市一樣的操作空間,享受現代化水平,對于建材行業而言,投資和市場空間非常巨大。剛剛結束的城鎮化會議強調,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就是要讓每個人都分享改革的紅利,要用上現代化的櫥柜、潔具。未來,中小型城市、城鎮,對于廚衛行業將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包括核心城市的發展,北京現在擁有戶籍人口1800萬,但是離東京5000萬人口還差很遠。未來發展到3000萬人口非常現實。一千多萬的增長空間面對的就是500萬套住房和大量的公共設施建設,這都將是廚衛行業的市場機遇。
隨后,中宇集團總裁蔡吉林就中宇的資本運做情況和與會企業做了分享,他認為資本運作確實為企業帶來了質的變化。通過上市、換股、交叉持股等方式,不僅僅能夠提升品牌,引入資金,更重要的是能夠給企業引入全球化的戰略合作伙伴,這些國際頂尖企業帶來的技術轉讓、部件采購、品牌和銷售渠道共享等合作,對于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具備重要價值。但是上市也同時是一把雙刃劍,在獲得資金、提升管理的同時,也要企業付出包括共享利益、減低決策速度等代價,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和特點,選擇更適合的資本運作方式。
華耐家居總裁賈鋒在行業發展和渠道變革的主題演講中提到,新的形勢下,流通渠道的變革是不得不面對的行業共性問題。整個中國的家居建材行業對傳統渠道依賴嚴重,舊有模式已經開始對市場起一定制約作用。從建材超市的高額返點,一線大型賣場租金的連年遞增、物業的不斷調整到家裝設計渠道的捆綁發展都大幅提升了建材產品的渠道成本,虛高的價格直接影響了市場的平衡和企業的競爭力。家電行業是一個典型例子,國美、蘇寧等家電渠道的迅速成長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家電制造業付出的巨大代價。目前電商勢頭如此迅猛,很多建材企業轉戰網絡渠道。但傳統渠道的衰落必將引發電商渠道的日趨強勢,今天的成本并不能保證未來電商不會成為又一個賣場巨頭,廣告、數據、營銷成本同樣會逐漸剝奪制造業利潤。當然,責任也不能全部推給渠道商,地價、人力等社會成本的提升,渠道商在商言商的做法也可以理解。未來,消費習慣在變化、網絡信息化在迅速發展、成品房建設在日益加快。廚衛制造廠家必須重新考慮渠道建設,一定要加強自持終端,掌控渠道的水平和能力才能贏得發張的主動權和話語權。賈總也介紹了近期中陶投資公司和中陶產業發展基金的情況。陶瓷行業成立投資公司自建渠道就是一種新發展方式,或許能夠給處于“囚徒困境”的建材行業闖出一條血路。對行業而言,產業基金的成立讓企業真正成為的行業發展的參與者和管理者。這種從企業需求出發,整合行業力量資源,以市場化手段管理和發展行業的方式,相比較現有的自上而下的行業管理模式,其優勢不言而喻。
中裝協廚衛委秘書長胡亞男在工作交流中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重點提出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的部署,和政府脫鉤后的行業協會特別是國字頭的行業協會將真正具備部分行政和社會職能。而新時期的行業協會就應該是--行業趨勢的研究者、行業指數的發布者、行業標準的制定者、行業規劃的引領者。廚衛工程委員會秘書處將一如既往的秉承務實的工作作風,將企業的聲音作為協會工作的方向,在優化升級當前“中國廚衛百強”、“衛浴測評”、“櫥柜環保測評”傳統項目的同時扎實做好工程應用標準編制工作,并將在未來嘗試行業指數、市場數據收集整理,消費行為習慣研究以及行業基金的專項,以合格的協會工作和會員企業一路同行。
在自由交流的環節中廚衛工程委員的骨干企業,樂華陶瓷的謝岳榮、科寶博洛尼的蔡明、奧斯曼衛浴的龐湛高、志邦櫥柜的孫志勇、恒潔衛浴的謝旭藩、大信櫥柜的龐學元、鼎美、容聲吊頂的張珂、榮事達櫥柜樂宜家家居的馬婧、浪鯨衛浴的霍成基、中旗賽凱隆的周軍、一新櫥柜的伊少平、匯康衛浴的倪鳳桐、宇邦櫥柜的吳世峰、邦克水槽的羅樹海等來自業內的知名企業家以及業內資深人士廈門衛廚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偉藝敞開心扉,直言不諱的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副秘書長張京躍做了總結講話。
形勢簡樸、內容詳實的2013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廚衛工程委員骨干企業研討會在溫馨的氛圍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