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亞太空間設計師(2010北京)論壇分論壇主持人吳晞
亞太空間設計師(2010北京)論壇將于今年10月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屆時,來自亞太地區14個國家的室內建筑師、設計師將齊聚北京,共同探討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本次大會展陳及體育建筑空間設計分論壇主持人、北京清尚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晞表示,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批現代化、低碳環保的建筑相繼落成。隨著人居環境的改善,中國室內建筑師、設計師不再滿足于常規設計,而開始進行個性化設計。亞太空間設計師(2010北京)論壇將為中外室內建筑師、設計師提供良好的交流與合作平臺。
城市發展吸引國外設計師參與國內建筑的設計
吳晞表示,改革開放30年多年來,中國城市發展極為迅速,城鎮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8.6%提高至2010年的近50%。截至2009年,中國城鎮人口已經達6.2億,城鎮化率達46.6%。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建筑業得到了空前發展,建筑裝飾裝修業也隨之興起。
“今年,我們公司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承攬了12個建筑設計項目。在我國有很多像鄂爾多斯這樣發展迅速的中小城市。中國城市化建設的步伐還在加快,這意味著中國建筑設計行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建設高潮早已過去,以亞太地區為例,像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建筑設計已進入平穩發展階段。”吳晞說。
據了解,近年來,國外設計師參與中國建筑設計的案例越來越多,如北京的金茂大廈、國家大劇院、首都國際機場、鳥巢等。很多國外設計師都表示,看好中國建筑設計市場。目前,國際合作已成為國內建筑設計市場的流行趨勢。
國際合作體現全球化智慧的嫁接
吳晞認為,中外建筑設計師進行設計合作不僅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且是相互交流、彼此借鑒的好機會。通過與國外設計師合作,國內設計師可以接觸到先進的工作方法和認真的工作態度。以畫施工設計圖為例,國外設計師畫施工設計圖比國內設計師細致得多。單就建筑材料的選擇而言,國外設計師會在設計圖紙上詳細地標注建筑材料的材質、品牌、顏色、尺寸、價格、購買地點等信息,而國內設計師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
“近幾年,我們公司先后與美國SOM公司(SOM是該公司3位創始人名字Skidmore、Owings and 、Merrill首個字母的組合,3位創始人的漢譯名分別為斯基德莫爾、奧因斯、美林)合作設計了北京新保利大廈,與澳大利亞馬歇爾公司合作設計了北京電視臺多功能演藝劇場……通過與這些國際知名設計公司合作,我們學到了先進的設計經驗。”吳晞說。
據介紹,目前建筑設計領域的國際合作存在商業化傾向,個別國外建筑師事務所為了滿足少數人的獵奇心理,在設計上過分強調新奇、獨特的視覺效果,忽略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有些國外設計師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照搬西方的設計理念,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但從總體來看,中國建筑設計市場對外開放是不可避免的。
吳晞告訴記者,即將舉行的亞太空間設計師(2010北京)論壇將成為推動東西方建筑文化進行交流的良好平臺,中外建筑設計師可以從不同的文化背景詮釋自己對建筑設計的理解。對中國的建筑設計師而言,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中國的建筑設計師可以學習西方先進的建筑設計理念,設計出既有東方神韻、又不失現代氣息的建筑。
吳晞
摘自 2010年9月20日 中華建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