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四屆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在清華正式啟動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18-04-04 09:42:50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最后進入了媒體提問互動環節,各家媒體對學年獎組委會嘉賓都提了不少精辟的問題。
首先是人民藝術向鄭老師提問,其問題是: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作為一個學術獎項,對于獲獎作品的要求是否相較于其他獎項更為嚴格,其嚴格在哪些方面。
(媒體提問互動)
鄭老師:這個獎是非常嚴格,其評委組成是四個一級學科的評委組成,跨四個一級學科,在教學和教育理念上發展到今天已經融入到人居環境科學的理念,如果我們的學科只是單一理念的教育理念,就比較落后,人居環境科學理念是非常先進的,咱們四個專業可以跨專業報名,并不是只是報一個專業就不能報其他專業,但是你所投報的專業必須符合相關專業的評審標準,咱們的作品理念也需要符合咱們學年獎的主題,第一屆的主題是環境走向審美,咱們這一次的主題是模式,那么設計者就需要符合人的審美和生活模式,能不能有所突破。
(騰訊媒體提問)
騰訊家居對方曉風老師也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17年和18年的賽事有什么不同?第二個問題因為鄭老師對這次的主題做了一個闡述,能否請方老師再來做一個簡短的闡述?
方老師:這兩個問題可以合起來回答,17年和18年沒有太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主題不同,以往的設計談形式比較多,模式相對于比較抽象,我可以舉簡單的例子,以前我們去銀行辦理業務是在窗口站著排隊,現在是領了號排隊,這也是模式的改變,在舉一個例子比如上廁所,中國和國外的人,咱們國家的人排隊會等在便位門口排隊,而國外的則是在廁所門口排隊,這跟領號排隊是一個意思,領號排隊是比較科學,避免讓人產生焦慮,這也是一種設計,這個細節也是,這也是一種模式。提出這個模式的問題,希望大家針對這個巨變的時代,整個社會的變革,文化的變化,希望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思考抽象層面的一些模式的更新,模式影響的變化,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影響和沖擊。
筑龍網:作為國內設計院校的領航員,您認為清華大學有哪些教育使命?目前教育院校設計類專業層出不窮,也導致一些不好的設計出現,對于未來的設計學子您的教育建議是?
方曉風:去年學院建院六十周年做了一個片子,這片子的題目也做了很多討論,定在未來,所以我們學院的使命也是未來。
(唐建老師回答問題)
唐建老師回答了第二個問題:您說得是兩個問題,是現在不好的設計和設計教育的問題,因為以設計教育來看,設計不是在藝術領域,它是在工科領域工科門類,需要勤奮,藝術門類講究創新、創作,而且應用藝術比較特殊,1000個院校有環藝設計專業,對我們國家來說,國家重點設計學科只有一個,就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但是國家設計一級學科15個標準,評估排名層次從培養學生的角度代表了最高水平,教師組成情況也是非常重要,教師組成情況不是很平穩,也需要配合,所以教師的任務也很繁重。國內外都有同樣的問題,都是參差不齊,這就需要由好的領航院校帶領一起努力學習進步。期望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起努力,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