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設計活動 > 內容頁

2012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

來源:中國建筑新聞網 時間:2012-05-16 10:50:27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在建筑學教育體系中,將設計理念與扎實的建筑學功底有效地結合,是本次競賽的主旨。競賽要求參與者不斷追問與探索建筑發展之路,探討當代人對建筑與環境的復雜性需求,關注特定場所及其中的事件,構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與建筑空間,并尋求適宜技術使方案具有可實施性。

    在建筑學教育體系中,將設計理念與扎實的建筑學功底有效地結合,是本次競賽的主旨。競賽要求參與者不斷追問與探索建筑發展之路,探討當代人對建筑與環境的復雜性需求,關注特定場所及其中的事件,構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與建筑空間,并尋求適宜技術使方案具有可實施性。

  一、競賽主題:演變中的建筑(Architecture in Transformation)

  題目:文化綜合體

  注冊截止時間:2012年6月30日

  作品遞交截止時間:2012年10月8日

  二、競賽宗旨

  建筑進化的過程在于對現狀問題的反思以及對所處時代的回應。建筑與城市、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問題一直是建筑師面臨的課題。在支離破碎的城市、無序的鄉村里尋找與構建具有場所感的人性化空間;在信息時代,體現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理念;在建筑學教育體系中,將設計理念與扎實的建筑學功底有效地結合,是本次競賽的主旨。競賽要求參與者不斷追問與探索建筑發展之路,探討當代人對建筑與環境的復雜性需求,關注特定場所及其中的事件,構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與建筑空間,并尋求適宜技術使方案具有可實施性。

  三、競賽要求

  1、設計任務書自擬,類型為文化建筑,任務書擬定要求充分考慮當代文化建筑的特征并關注不同參與群體的空間需求。

  2、基地自選,建議在城鄉結合部、城市中心、鄉鎮中心那些能承載城市印記的場所進行選址,基地選擇要求具有挑戰性。

  3、建筑面積為6000平方米(面積在不超過10%的范圍內浮動)。

  4、建筑設計應充分考慮建筑與城市、建筑與鄉村的有機關聯性,要求對建筑外部空間、城市界面進行必要的規劃與設計。

  5、要求手工制作1:200設計模型,并以照片的方式組合于圖面之中,照片尺寸≥5×7寸。

  四、組織機構

  指導機構: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

  主辦機構: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城市?環境?設計》雜志社

  協辦機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

  支持機構: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灣東海大學、臺灣中原大學、臺灣淡江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合肥工業大學、沈陽建筑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深圳大學、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山東建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北京交通大學、福州大學、青島理工大學

  支持媒體:《建筑師》、《世界建筑》、《新建筑》、《建筑細部》、《建筑與文化》、《A+U》中文版、《設計家》、《城市建筑》、《建筑技藝》

  評委名單:

  評委會主席:國際知名建筑大師

  評委會成員:仲德崑、朱文一、張頎、崔愷、朱小地、吳長福、梅洪元、藤本壯介、Alan Penn、Michael Weinstein

  五、獎項設置

  所有獲獎者均頒發相應級別的獲獎證書并設置獎金如下(獎金均含稅):

  一等獎1名,獎金2萬元人民幣;

  二等獎3名,獎金各5千元人民幣;

  三等獎8名,獎金各2千元人民幣;

  優秀獎20名,頒發獲獎證書并贈送半年《城市?環境?設計》雜志;

  優秀指導教師獎若干,頒發獲獎證書。

  六、參賽流程

  本競賽采取國內外建筑院校學生自由報名、公開競賽的方式。全日制在校學生(含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參賽,每組成員不超過2人,指導教師不超過2名。

  1、下載參賽報名表,填寫詳細報名信息;

  2、發送參賽報名表:個人或組織參賽者請將參賽報名表發送至xiongrun@uedmagazine.net ,郵件主題請以“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報名+姓名+學校”為格式,報名表發送截止日期為2012年6月30日;

  3、寄送成果及相關信息,所有文件信息請同時以中文與英文填寫,遞交截止時間:2012年10月8日;

  4、評審委員會將對參賽方案進行初選與終選,最后確定獲獎作品,2012年11月公布獲獎作品名單,2012年12月 獲獎作品展出及頒獎。

  七、作品提交

  1、文件資料

  附可辨認的身份證、學生證A4紙質復印件(由本人對其真實性負責)一份,并加蓋學生所在院系公章,參賽報名表A4紙一頁。

  2、圖紙

  (1)請以841mm x594mm版面排版,每個作品提供2-4張參賽圖紙。圖紙背面右下角注明: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學校及院系全名/設計題目,并以不透明紙封存。

  (2)內容:能充分表達作品創作意圖的總平面圖1:500,建筑平、立、剖面圖1:200、透視圖、圖解、模型照片(照片尺寸≥5×7寸),5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組合于圖面之中)等。

  每份圖紙須附一張成果信息光盤。光盤外表面標明作者姓名,學校及院系全名,移動電話號碼。光盤根目錄下建立以學校、院、系、參加者姓名(如,某大學某學院某系某某)命名的第1級目錄/文件夾,該文件夾下有以設計者姓名為名的一個文本(TXT格式)文件,其內容包括:作者姓名,e-mail,手機號碼,指導教師姓名(若有),指導教師聯系方式,學校及院系全名,設計名稱,圖紙張數,設計簡要說明(內容為必要的設計簡單說明,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等)。設計的最后成圖文件以JPG圖片格式(精度為300dpi以上)集中存入“final”子目錄/文件夾(此為第2級目錄/文件夾)。

  注:上述信息光盤的電子文檔還須發送至xiongrun@uedmagazine.net,郵件標題注明“參加競賽”字樣。提交該項成果截止時間為2012年10月8日。

  國外及港澳臺地區參賽者直接將最后成圖和TXT文本按上述要求形成壓縮文件(。zip或。rar格式)發送至xiongrun@uedmagazine.net 。

  (3)圖紙與光盤成果務必于2012年10月10日前寄送到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北一街丙185號《城市·環境·設計》雜志社,該時間后將不再接收競賽方案。請參賽者根據各自情況合理安排郵寄時間。

  八、參賽規則

  1、參加競賽的小組或個人同意并遵守本競賽通知的內容及競賽規則;

  2、圖紙中不得出現任何有關作者姓名和所在單位的文字或圖案,不符合規定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3、參賽作品(包括圖片、文字)將不退與參賽者;參賽者擁有參賽作品的版權,但競賽組織者與出資

  單位有權行使參賽作品署名權以外的其他版權權利;

  4、參加過其他競賽的作品,或使用他人曾經在公開場合發表過的創意的作品不允許參加競賽。

  九、聯系方式

  聯系人:熊潤(18600513622) 王雪嬌(13820694545)

  E_mail: xiongrun@uedmagazine.net; wangxuejiao@uedmazine.net

  電話:010-88384818、010-88382075 傳真:010-883846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甘家口阜成路北一街丙185號(100037)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
投稿|推薦|提問
熱點推薦
最設計更多>>
最話題更多>>
設計企業檔案更多>>
?
友情鏈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