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宏】確實,我們國內的體制和國外的不同,如果我們能夠和國外一樣,設計院都能市場化,那么整個行業就會多些活力和動力,目前來講,整個體制還是存在些問題,這些都有待于我們去改進。
本期《壹空間·創意三人行》特邀嘉賓:世紀名典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行政總監、總設計師周健豪
【周建豪】要實現國外的這種設計模式還需要一段時間。
【王五平】需要一個過程,不只和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大家對設計的認識也是一種影響因素,就說設計師收取設計費,在前幾年覺得是很難的事情,但是這兩年明顯發現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些觀念都需要時間去讓大家了解和接受。
【向宏】這種引導作用需要設計師做很多工作,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要看整個行業發展的氛圍。就你剛剛說的設計費,幾年前都覺得收設計費很困難,現在就不會了,這個和經濟水平、經濟體制、大眾觀念等都有關系;我們都會感覺國外,每個人藝術涵養都很好,因為這些藝術科目是他們從小的必修課,從小就培養,彈琴、油畫等各個都會,他們對藝術的鑒賞能力也就跟著提高了,所以說經濟水平、藝術修養都是影響的因素,但是我相信,整個行業一起努力,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過上十年,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模式,提高整個設計服務的質量。
【周建豪】這是個層次問題,之前大家考慮得更多的是溫飽問題,溫飽問題解決了,那么其他問題就會慢慢地開始得到改善,都在進步,觀念都在不斷地改變。
【向宏】新的模式的形成,經濟的發展,我覺得其實也體現在城市化進程上,城市化的普及,大家對問題的理解、觀念、藝術涵養水平也就跟著提高了,那么對設計的認識也會改變,很快就能進入百花齊放的階段。深圳是設計之都,整個大環境可以為市民提供一個好的意識導向作用,從小培養下一代對設計、對藝術的理解。現在很多城市建筑工程方面的多數是理工科生,他們更多的是考慮結構,考慮這些鋼筋是否能夠承受這個樓房的重量,不考慮美觀方面的問題,而我們學藝術又更多會考慮美觀問題,如果這兩者能夠相結合,達到一個很好的統一,大家對建筑室內設計的理解表達得更加完美和透徹。
【王五平】這幾年我們也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整個設計界的大環境改善了很多,這得感謝一些優秀的前輩,他們較早地融入了國外的一些設計元素和操作模式、流程,將國外一些好的東西都引進過來,這是我們進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