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
中孚泰參建的大劇院集萃
廣州大劇院
廣州大劇院由曾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的英籍伊拉克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設計;全球頂級聲學大師哈羅德·馬歇爾博士,精心打造了廣州大劇院的聲學系統。
廣州大劇院位于珠江新城J4地塊。其外形如“圓潤雙礫”,宛如兩塊被珠江水沖刷過的靈石,外形奇特,復雜多變,充滿奇思妙想。
歌劇廳共設1804個坐席,三層觀眾席呈雙手環抱形,“滿天星”天花板,不規整、不規則布局,打造了一個富有節奏感、獨具個性的藝術廳堂。
歌劇廳內不對稱的構造、流線型的墻體和特殊的凹槽,中孚泰與國際頂級聲學大師哈羅德·馬歇爾的精妙測算下,傳遞出震撼而近乎完美的效果。
歌劇廳采用國際上常用的“品”字形舞臺的工藝布置形式,分為主舞臺、左、右側舞臺和后舞臺四個部分。整個舞臺軸線寬74米,軸線深度46米,臺口寬18米,高12米。
青島大劇院
青島大劇院設計有12米×18米的臺口尺寸,1600座的觀眾廳模擬,通過使用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設備,可以適用于不同的大型演出,如歌劇、舞劇、話劇、芭蕾、大型魔術表演、雜技表演等等。
觀眾廳室內的設計遵循基本的設計靈感,創造一個有機的建筑和自然景觀清晰的關系,室內空間由像巖洞內表面一樣起伏的墻面所界定,這是從聲學的基本要求發展而來。罩住燈光設備的古銅色金屬網使室內空間微泛光澤,營造了歡慶的氛圍。
觀眾廳的體形、尺寸、所采用的裝飾材料設置空調設備等等,均經過建筑聲學設計,確保達到最優的聲學效果,能滿足國際高水平的演出要求。金屬穿孔板調節混響時間。
音樂廳具有1200座的觀眾廳規模,可以容納標準4管樂隊的演出。多功能廳方形的區域由25個獨立的升降臺組成,可以適應幾乎所有的用途,如會議、展覽、時裝表演等。整個空間設計為一個深色的立方體,墻面上覆以可以轉動的金屬穿孔板,既作為吸音板,也可作為反射板,能夠按照古典音樂和電聲的不同要求調節室內的混響時間。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由奧地利藍天組建筑設計,建筑設計集雄偉、精美、時尚、和諧、綠色和人性化為一體。建筑內外墻及屋面采用了雙層幕墻結構,室外面層為穿孔金屬板幕墻,室內面層為玻璃幕或金屬板。該設計方案體現了鮮明的地標性,行云流水般的建筑形態回應著海的召喚,尺度恢宏的室內共享空間展示了開放包容的城市性格。這里海天一色,內外交融,美不勝收,是大連這個美麗時尚之都的又一個亮。有人將大連國際會議中心的施工難度和北京“鳥巢”相比,沃爾夫崗·海伊德對此表示,由于建筑年代不同,技術又是一直在發展,所以不能簡單地去比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建筑絕對是世界上難度最大的項目之一。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工程坐落于美麗的大連港、緊鄰大連客運碼頭、未來的游艇碼頭。總建筑面積為14.6819萬平方米,建筑總高度為59.43米,擁有1598座的大劇院,及大小會議室。
中孚泰承建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最核心區域——1600座中心劇場的技術深化設計和施工工作。
東莞玉蘭大劇院
東莞玉蘭大劇院總投資6.18億元,總建筑面積40257平方米,擁有一個1600座的大劇場和一個400座的多功能實驗劇場,享有“國際一流、中國前五、華南第一、地級市第一”的地位。大劇場配有工藝設計流暢合理的全機械化舞臺,有供250名演員同時使用的化妝間,供120人四管制規模樂隊演奏人員使用的樂池和樂隊休息室,還配有芭蕾舞、歌劇、合唱團排練廳,高檔貴賓廳、展示廳,中西餐廳、咖啡廳、藝術商場及室外景觀休閑區。東莞玉蘭大劇院還配套建設一棟按三星級酒店標準裝修的附屬樓,可同時滿足200名演職人員和170名大劇院員工的食宿。
東莞玉蘭大劇院舞臺燈光系統設計配置與設備性能達到國際先進、國內一流劇場水平。燈光系統分為大劇場和實驗劇場兩個系統。控制系統和燈具均選用國際知名品牌產品,大劇場和實驗劇場均配置字幕顯示系統和比利時Barco等投影設備。
武漢琴臺音樂廳
琴臺音樂廳總建筑面積 36858 平方米,設計一層地下室,地上 4層(局部6層),建筑總高度 37.2 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一座1602座交響音樂廳和一座415座室內樂廳,展廳、公共大廳、貴賓廳、后臺輔助營運用房、行政業務用房、設備用房、車庫等配套用房。音樂廳后部為武漢樂團辦公及排練用房等。
武漢琴臺大劇院
武漢琴臺大劇院是武漢市乃至華中地區、以及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檔次最高的特大型文化設施。劇院位于月湖之畔,漢江之濱,隔湖南望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的古琴臺,作為月湖文化藝術主題公園的核心組成部份,它將成為武漢最高檔次的文化表演場所。
武漢琴臺大劇院投資15.7億元,單體建筑投資額在全省排名第一;容納觀眾最多,達1800名;設備最先進,檔次最高,不用音響,演員的聲音也能清晰地傳到每一位觀眾耳中;舞臺最先進 ,能旋轉、傾斜、翻滾、升降和平移,可演出國內外各類歌劇、劇、音樂劇、大型歌舞、戲劇、話劇等;地下室最深,從最底層到地面,有19.4米;用鋼1萬噸,一半以上用在大門口兩側的四根“琴弦”上,大門左側的一根最長,跨度達106米。
甘肅大劇院
甘肅大劇院位于甘肅省蘭州市北濱河路鹽場堡中心灘,地理位置優越。建筑主體為地上四層,地下三層。地上部分為觀演和會議,總體建筑面積31618平方米。作為承載蘭州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項目,決定了大劇院諸多象征意義,建成后將成為蘭州市政治文化活動中心,是蘭州保證性建筑,更是甘肅乃至全國重要的文化設施。
投資3.5億元的甘肅大劇院,包括地下地面共7層的嶄新建筑,擁有1500座的劇場,多個中小型會議廳和小劇場、報告廳、國際會議廳,以及14個市州的分會議廳,地下市民休閑廣場等等,都運用了一些建筑學、建筑聲學、燈光音響、舞臺機械、智能控制等領域的高端技術。可以說甘肅大劇院是一座從現代藝術視角講述甘肅厚重歷史文化,運用世界一流科技裝備自身并展示甘肅文化精神的陣地。
甘肅大劇院建筑的大屋頂采用了中國傳統建筑的屋頂結構形式,四周懸空上翹,飄逸外突,同時采用鋁板包邊,與內側的飛檐鋼結構構件虛實對比,突出了屋頂的體塊感和向上的張力,滿足了建筑形式的統一性、完整性和均衡感,更好地升華了建筑的氣質與藝術美感。
甘肅大劇院功能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建筑和裝飾設計應更多地體現藝術氣質。透過自然、大氣和極其生動的建筑外形,甘肅大劇院具有濃郁的黃河文化的特征、鮮明靈動的藝術個性與時代感,既有藝術建筑的氣質,又有會議建筑的莊重和大氣,同時傳承著地域環境的文脈。
哈爾濱大劇院
哈爾濱大劇院由MAD建筑師事務所、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毗鄰太陽島位于約1.5平方公里的原生態島上,占地面積5.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0平方米,投資10億元,是哈爾濱標志性建筑,原生態,依水而建,體現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哈爾濱大劇院是中國第一個自然原聲表演的劇院,力圖讓觀眾能欣賞到專業、純正的歌劇演出,同時,還有不同功能廳,體驗交響樂、芭蕾、話劇等帶來的完美感受。
山東省會文化藝術中心
山東省會文化藝術中心主要由大劇院、圖書館、美術館、群眾藝術館組成,與濟南城市總突出齊魯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山東省會形象的標志性建筑。作為中國第十屆藝術節主會場,屆時將會為全國文化界和藝術界呈現出非凡的藝術感受和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