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一:
中孚泰不僅僅是“大劇院建設專家與領導者”,同時還是“聲學裝飾工程開創者”。 在歌劇院建筑建設的實際工程經驗中歸納總結,達到了理論的升華,逐步將建筑聲學深化設計、劇院技術集成、室內設計融合一體,形成了中孚泰獨特的劇院建設標準。
聲學裝飾技術的開創者
劇院建設是一項科學技術十分復雜的工程,大劇院、音樂廳是公認的工程技術難度最高、系統集成最復雜的建筑,涉及建筑學、建筑聲學、燈光、音響、裝飾工程以及新型材等眾多學科門類,只有具備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建設出合格、優秀的大劇院作品。大大劇院為例,建國以來,國內已建成的大劇院超過三分之一不能滿足專業演出要求,三分之一存在較大缺陷,僅三分之一能達到設計標準。中孚泰是三分之一成功大劇院的主要實踐和參與者。可想而知,70%的不合格率造成了巨大的社會財富浪費和不良社會影響!面對嚴峻的現實,我國急需一支專業的文化建筑建設隊伍來承擔這一責任。而中孚泰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毅然放棄了一般建筑裝飾行業廣闊的市場轉而潛心專注于技術復雜的文化建筑細分市場。19年專注,鑄就專業,中孚泰成為中國唯一一家提供音樂廳、大劇院等文化建筑系統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的領導企業。
哈爾濱大劇院
多年來中孚泰以科技創新為依托,在科技創新方面穩扎穩打,成立了中孚泰聲學設計研發中心,并形成由劇院工程技術管理部、聲學所、電聲所、燈光照明所、舞臺工藝所、聲學材料所、機電所、創新事業部、室內設計所、幕墻所等組成的科技研發集成,是國內唯一一家能提供劇院建設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
同時,中孚泰也是行業技術標準制定者,2012年,中孚泰受邀成為國家劇院設計規范的參編單位,2013年,中孚泰再次受邀成為國家劇院安全與分類評價標準的起草單位。在長達19年對大劇院建設的研究和實踐中,中孚泰獲得72項劇院科研成果。同時,中孚泰非常注重汲取國際一流的技術和理念,在與國際一流專家和研究機構合作中,中孚泰不斷完善自身,將國際領先的技術與理念帶回中國進行融合,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革新與進步。
承擔時代責任
大劇院不僅是實現市民文化權利、傳播文化藝術的殿堂,更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但大劇院是世界公認的工程技術難度最高的建筑。隨著觀眾對演藝效果要求越來嚴格,劇院建設的核心難點便聚焦在了聲學技術。這也意味著當下已經進入核心技術促進文化發展的階段。中孚泰作為大劇院建設專家與領導者,對于這份責任也責無旁貸。
國內大劇院建設因理論落后于實踐,導致建設質量參差不齊。很多劇院建筑在設計和施工上,各專業之間的融合沒有徹底解決,缺乏技術統籌與藝術、技術、聲學的集成。面對嚴峻的現實,我國急需一支專業隊伍來承擔這一社會責任。正是基于這種對大劇院建設現狀而產生的強烈憂患意識,中孚泰開始專注執著于劇院、音樂廳等文化建筑的鑄造。
譚澤斌指出,國內劇院建設的質量問題主要是功能缺陷和聲學缺陷。首先,劇院缺乏技術統籌和聲學工程技術集成的單位。其二,建設單位對建筑的難度和復雜性預期不夠。其三,設計師沒有經驗,包括聲學設計師。不僅如此,大劇院建設還存在規劃不夠前瞻和長遠的弊端,建成幾年后就面臨改造的命運,極易造成資源浪費。而歐美劇院的建造,不管在聲學技術、質量、規模、管理等方面都在過去100年已經付出了類似的代價,現在,他們新建、改造的劇院利用率和使用率都很高。
“很多劇院建筑在設計和施工上,各專業之間的融合沒有徹底解決,缺乏技術統籌與藝術、技術、聲學的集成。”譚澤斌指出,“大劇院代表正處于崛起復興時期的中國人的文化追求,傳遞的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舞臺的自信,中孚泰要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破解聲學難題
對于劇院建筑來說,聲學環境是其中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聽得見的重要功能,滿足觀眾的聽覺享受。聲學設計沒有施工圖也沒有過程建筑衡量標準,劇院建設中,如果建筑細節忽略聲學設計,整個劇場的效果就會凌亂不堪。但現實是,建筑師往往不懂聲學,聲學設計師則缺乏工程經驗。“即便是國外一些知名的設計機構,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設計出完美的劇院,因為聲音的無序性,讓劇院建設成為了百年難題”。譚澤斌說。
如何解決聲學難題?譚澤斌說,首先在在設計者的選擇上,中孚泰依靠有能力、有經驗的設計師和團隊去制訂框架,先降低失敗的概率;其次是在施工配備上,中孚泰有自己的團隊,而不選擇外包,這樣努力做到建筑師懂聲學,聲學設計師又有豐富的工程經驗,這二者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一種別人沒有的優勢。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重慶、杭州等30多個城市都新建了投資在十億元級別的大劇院,總投資約超過1000億元。而在這些如雨后春筍般屹立而起的大劇院中,中孚泰團隊就參與了其中80%的設計與建設。據資料顯示,我國2000年至2009年完工的大劇院中,中孚泰團隊參與了3座,在2010年至2012年完工的11座大劇院中,中孚泰團隊參與了9座,目前在建的大劇院中,中孚泰參與比例近80%。
然而一個好的劇院則是聲學技術和藝術的融合體。大劇院建筑涉及到四大系統18個專業的整合,其中聲學設計在工程建設中占有主導地位。要建成造型美、音質美、功能合理的大劇院,僅僅購置高檔的音響設備是遠遠不夠的。大劇院對建設單位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它需要對聲學、光學、材料學、工藝學有專業研究,需要有能力整合藝術與建筑技術,需要在建筑規劃階段的輔助平面、空間、聲學設計經驗,需要有色彩、舞臺工藝、燈光照明等劇場設計經驗。劇院整體技術解決方案必須貫穿整個建設過程,包括土建設計、機電、室內裝修設計和竣工前后的聲學測試等。
正是基于這種對大劇院建設現狀而產生的強烈憂患意識,中孚泰開始專注于劇院的聲學技術研究,率先建立了聲學設計所,通過對技術創新、設計創新以及對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完美地將聲、光、電及智能化與建筑聲學、建筑藝術和建筑結合在一起。
建筑聲學成為核心競爭力
堅持做精品文化建筑的中孚泰,受到了各地的歡迎。其中廣州歌劇院是我國第一個達到世界頂級聲學效果的大劇院,而武漢琴臺音樂廳則被公認為我國聲學效果最好的音樂廳。在19年的劇院建設過程中,中孚泰與澳大利亞、歐美以及國內頂級聲學研究機構建立了持續多年的學習、實踐、研究、創新等合作關系,在歌劇院建筑建設的實際工程經驗中歸納總結,達到了理論的升華,逐步將建筑聲學深化設計、劇院技術集成、室內設計融合一體,形成了中孚泰獨特的大劇院建設標準。
譚澤斌說,建筑聲學是未來劇院建設的核心競爭力,未來劇院建設需要細分不同聲學效果,高端劇院注重通過高尖端聲學技術打造的聲學效果體驗。專業劇院注重的是,在滿足觀眾基本的聲學要求后,對建筑聲學的專業化要求,比如針對歌劇表演的劇院建設如何突出肉嗓聲音的傳遞,而針對民族樂或者西洋樂表演的劇院,則如何進行有針對的聲學裝飾工程設計和施工。
據了解,在過去的19年里中孚泰團隊參與建設了全國60%的高端精品劇院。其中包括我國十大優質劇院中的六座,三佳聲效劇院的兩座。尤其是近三年來,中孚泰建設與投資的大劇院、音樂廳數量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一。目前中孚泰擁有了全國唯一一家“聲學裝飾科學研究院”,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提供劇院建設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19年來,在高標準、高品質的自我要求下,中孚泰參與建設了全國60%的高端精品劇院。在我國10座魯班獎劇院中,中孚泰團隊獨占4座;2012年,中孚泰受邀成為國家劇院設計規范的參編單位;2013年我國在建的21座劇院中,中孚泰參與了17座,均由中孚泰旗下匯集的500名專業工程師以及10余位國際著名技術專家組成的顧問團親自參與打造。
數字往往是枯燥的,但中孚泰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后,卻折射出國家對文化事業的大力支持,體現的是我國劇院、音樂廳等文化建筑的鑄造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映照的是一張張享受藝術視聽盛宴的笑臉。
以武漢琴臺大劇院暑期演出季為例,7、8月間,鋼琴演奏家殷承宗、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古箏演奏家王中山、琵琶演奏家吳玉霞等蜚聲樂壇的藝術家及海外演出團體,在琴臺大劇院輪番出演。高端的劇院,低端的票價,無論城市白領,還是普通百姓,人人都有機會走進大劇院,共享文化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