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寧:獨特的商務模式
問:何總您很早就提了服務理念,您剛才也說了這有可能作為咱們以后企業的發展方向是吧?
答:我們這么認為我們覺得裝飾公司是服務公司,服務里面可能比較重要的,我個人認為不僅僅體現在施工了,如果這個服務僅僅局限在施工上面就太落后了,我覺得它是一個大服務概念,這也是我們現在給甲方服務的一個方式。我們通常面對甲方的時候,都比較早期的面對他。
首先做他的顧問,因為通常甲方不如我們專業,他可能搞一個經營專業,但是整個建設一定是不如咱們專業。比如說張總你要搞一個你一個項目,我可能會詳細的了解你要搞什么項目?你這個項目經營的東西是什么,你的贏利點在哪你思維是什么,你的特點在哪,你要干嗎,你的思維又是什么,我詳細的了解包括從頭到尾,這時我會給你提出建議來,甚至投資本身的建議。比如說我們會說加入沒有建筑方案的時候是最好的,我們會從經營角度,先從裝飾的平面圖去探討,這個定了以后,再把這套東西給建筑設計方從建筑空間去考慮。
因為現在我們國家的建筑設計跟別的國家不一樣,咱們國家考慮室內,考慮未來的使用的狀態不是太多,可能精力主要放在空間搭建上,外立面怎么好看,空間怎么流暢,怎么大氣上,但是你到底經營本身怎么樣?比如說一個商場你的動線合理嗎,你的液態組合合理嗎,你這個城市綜合體里面室內經營是怎么擺布的?包括一個酒店你是怎么定位的?是度假酒店,還是商務酒店,你的贏利點在哪?在餐飲上,在娛樂上,還是在綜合上,還是主要在客房上,這是完全不同的,一般的建筑設計方在這上面研究不夠,但是我認為我們就要在這上面比較專業的去做。
所以你看我們在設計團隊里面就有酒店管理專家,聘請了我們的顧問,這時候面對甲方幫他梳理,同時也梳理了我們的設計思路,如果給你做設計,上來先給你明確功能,功能確定了的時候實際上基本上幫你甲方做顧問了,如果你認同我們這樣的顧問服務,你說他能不讓我做設計嗎,一定是我們來做設計。
同時也會幫著他規范你的整個總投資應該是多少?特別是在裝飾這塊投資應該是多少,如何分配設備的投資,這個我們在行了,做的太多了,這個時候再反過來跟他們探討風格問題,然后再是你的施工周期的問題。
舉個例子比如說大部分情況下設計經常是被重復的,施工也一樣,我們可能會最好的辦法,在做建筑設計的時候就已經把室內設計全部做完了,水暖電通做完了,結構做的時候不會有制約,通通按照一個最終的圖紙,從結構開始往后到正常。然后做裝飾施工之前,或者裝飾設計完工之前,把水暖電通的隱蔽工程其實已經可以開始了,如果是改造的話,體現如此,這些都是甲方真正需要咱們有含金量的服務,這種服務不同公司面對甲方的時候,這個時候甲方老板會出面,他要決策,他馬上會認為,這個服務他強在哪了,弱在哪了,這是本質的東西。如果僅僅是打市場,如果咱們面對的市場就是吃吃喝喝,公關,對一個對方的老板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去認同服務理念在哪?除了施工以外,設計非常關鍵,包括顧問的概念,所以我們現在三個一體,顧問,設計,施工,這樣下來很流暢。
設計這個東西,我們認為如果沒有設計,整個的裝飾公司是沒有靈魂的,沒有設計就不叫公司了,就是一個勞務公司了,裝飾公司沒有必要生存了,裝飾公司真正的生存點我認為就兩點。
第一你如何給人家做好顧問,做好服務。第二你在設計本身上提供獨到的東西,施工應該是非常正常的,你是一個好的裝飾公司,你都要有一個好的施工,都應該給人家做好,這都沒有什么好說的,所以基于這個理念,原來是本能后來是理念,加大設計本身這塊的整合和投入,吸引人才,包括我們機制的調整。
直到現在我們把設計公司把他獨立出裝飾公司,甚至以設計公司為主打龍頭,作為市場服務的發動機,我們是這樣一種商務模式了。你試想一下張總,如果咱們4個全是裝飾公司,或者是這樣,他是一個設計公司,我是既設計又裝飾的公司,你們倆是純施工公司,號稱也是雙一級的公司,但是設計不夠強大,如果咱們面對市場競爭的時候,你看看是什么態勢,通常你們倆面對設計的時候,你倆可能不想參與,但是如果甲方告訴你說,你不太愿意,我不讓你有施工的機會,你被迫參與了,但這不是你們所長的時候,你們在設計上對我的競爭幾乎我可以忽略不計。
反而我希望你們參與設計,為什么呢?消耗你們,你們肯定也中不了標,我真正的對手是誰呢?實際上就是設計公司,這個設計公司通常是比較窄,服務對象比較窄,為什么比較窄?因為他背后沒有相對大的施工公司做依托,他們的市場運作,報價,信息來源,整合能力都偏弱,他只能做很有效的一部分客群,比如說他特別適合做酒店,或者夜總會,很專,面對一個完整的時候他有時候玩不轉,最最關鍵的是什么?兩點。
第一,他的實力不是特別強大,比如說一般這樣的設計機構幾十人算大的,那你跟一個既能設計,又能裝飾的公司比就是屬于比較小型的機構,,小型機構他的運作一定受限制。第二他只做設計,不做施工,在施工后期的經驗又成問題,創意好了你怎么實施?甚至經常有這樣的設計公司,他的設計方案中標了,他也畫了一套施工圖,沒法實施,誰進去施工,還要重新做深化圖紙,那你想想如果作為一個有經驗的甲方他該怎么選擇。所以我現在這樣一個商務模式打法非常有利,面對就三個群體,一個是雙一級,但是他施工強,設計不強,一個是雙一級,設計施工都強,再一類就是設計公司,只能做設計,就這三類在比拼,一定是勝出的都是設計和施工都強的雙一級。
問:面對設計和施工都強的企業的競爭,您認為您有什么優勢?
答:首先是這樣,我覺得你說的挺對的,可能在百強里面可能也就十幾個可能具備這樣的,還不全是如此。北京有一個做的很好的企業施工做的很大,其實他的設計現在也開始強,但是還不是很強,真的是受制約,那你別忘了,我個人認為,朱老師也是這樣的觀點,如果以上市公司而言,以后裝飾行業恐怕不是十幾家,我認為三五十家一定是行的,所以那十幾家肯定是好的,所以我們之間的這種競爭,如果一旦碰上,一定是比較激勵的,但是畢竟競爭的才十幾家,沒什么了不起,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太大了這個市場,所以沒有問題,因為現在的集中度太低,還不造成問題,不造成困惑。
再加上我個人認為,弘高的做法跟現有的施工也強,設計也強的公司還有一個區別。我跟你舉一個最重要的例子,其他的家為了保施工常常舍棄設計費,包括你說的十幾家優秀的,包括“金螳螂”都如此,我現在設計費比他取得高,那么我長期這么堅持,我一開始率先這么做的時候很痛苦,人家的經營額可能比我強大,怎么人家就可以設計免費,你不免呢,,我們就不免,我們認為如果要有一個好的設計圖是要有費用的,是不能白干的,這不符合常規的,我們堅持下來,現在甲方同意了,我在這上成品牌了,在這上都知道找弘高做設計反而是一個品牌的象征,我要給錢,不會免費,他就會更在意,結果是什么?會使我更強大,使我的人才會更好。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設計公司這個機制足以保證優秀人才的發展,他絕對不會走,他自己跟當老板一樣,他也發展的很好,他收入也很好,是一個很完美的結合。
問:個人工作室的模式是嗎?
答:有類似這種狀態,我們都有核算的,都有分紅的等等,相當于合伙制一樣,所以好的設計師在這里面得到足夠好的發展,這就得益于我們堅持了這個模式。因為中國整體的環境可以給你提供這樣的機會,中國現在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還仍然是向上的,仍然有機會的。
所以你看我們有時候經常說,我們甚至跟甲方說我們是要設計費,甚至我們可能取得設計比他們還高呢,但是你可以跟他們去談,我們之所以這樣我們還能生存,還能發展一定有我們的道理,你考慮吧,我們的潛臺詞你是優質客戶嗎,如果你花這么點錢,都不肯花設計費的話,那你可能不是我的客戶。反而你這樣的堅持甲方還會跟你合作,所以你看我們現在公司施工的工程的部分,跟我們早期做設計服務的關聯度越來越高,幾乎都是有因果的,我先做設計服務了,然后再做施工服務,這個因果越來越掛鉤,已經形成我們弘高的特色了,這也是未來我的模式。
問:您同意您設計公司的設計師有自己的品牌嗎?
答:這個問題比較敏感,說實話怎樣做的都有,我們也形成自己的特點,應該說我們主打公司品牌,其次是設計師品牌,我們很好的處理了這樣的關系,不是說不打設計師品牌,但是不主打設計師品牌,我們主打的是公司品牌,主打的弘高裝飾,弘高設計,你是沖著弘高設計和弘高裝飾來的,有一批非常棒的設計師,你看他獲過什么樣的獎,我們也宣傳,這樣的一個結合,這個結合從經營角度是最終對公司對設計師都是最有利的。
有一些公司的例子,好像是營造了一個所謂的大師,他并不成熟,他已經很翹尾了,他已經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以為自己行,他自己去獨立,弄得也可能行,也可能完蛋了,大量的流失。
我們做一定是群體配合,因為裝飾這個設計它挺完整的,它設計的面很多,我們不認為是一個人,一個人的腦子夠用的,所以我們現在在做設計師群體,說的更明確一點,我們要把很多的設計分開,做成流水線,比如說你擅長創意,你創意吧,你出靈感吧,他可能擅長平面工程圖,你只做平面工程圖,他可能擅長做渲染圖,你做渲染圖,有的可能做施工圖很棒,做施工圖,把它作為標準化,這樣每個人都在我的領域里面成為高手,越來越高,越來越標準化,這個時候跟同行碰的時候他很舒服,他很幫,成功率很高,他也高,公司也高,而且這是一個完美的群體結合,大家誰也不會離開誰,不管是名氣,收入都不錯。
問:貴公司的設計也是有專業分類的?
答:我們分類很細,比如說我們可能分商業方面的,有百貨商場類的,有綜合貿易,有城市綜合體,我們有不同的團隊去細化做設計。
舉個例子而且我們現在大規模跟國外的設計大的機構對接,他在中國的好的項目,我們在給他們做深化設計或者室內設計。比如在朝陽“哈根雷德”做的,很出名,我們室內中標了,我們在配合他做。
在成都也有一個大的城市綜合體,上百萬平米也是我們在配合國外的大的設計師做室內,我們這方面做的越來越專業,甚至我們把設計本身作為我們很重點的產業去發展,它不簡單像有些裝飾公司說,我強調設計帶施工的連帶性,我們設計不是負數的,它本身就要產生很好的利益,它就是一個盈利機構,獨立把它盈利的很好,而不僅僅是帶工程,是這樣一個理念。
問:咱們所有的設計的工程都是咱們施工的,還是有時候咱們設計,施工不用咱們做?
答:這種情況有,也會有別的優秀的設計單位做了設計,我們做施工,這樣的情況有,只是這個比例不是很高。當然我們有時候做設計,我們在做施工,也有我們出現我們做設計,經過評估,甲方由于種種原因,給他做施工不方便給他們做配合,不管商務條件,還是資金狀態,還是相互理念的創意總之有風險的,不適合做,我們及時打住。
我們跟中國有一個很著名的商業地產的機構,我們做了十幾單的設計,但是我們一單施工都沒有碰,就是因為我們覺得流動資金占壓太大,沒必要,所以就放棄了,但是在設計上合作的很好,他們也很棒,我們也是從他們那磨合出很多經驗來。
問:請具體談談弘高的核心競爭力。
答:其實我覺得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獨特的商務模式,這是我們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有別于別人。當然說這個商務模式的特點是什么?我可以大概描述,我不具體說我的商務模式,我只說我商務模式的后果,我覺得我們這個商務模式應該說革命性的降低成本,降低了整體運營的成本,比如市場開發的成本,市場開發成本很高的,我這套模式應該說革命性的降低了成本。
第二我們這個商務模式有效的控制了風險,控制了市場風險,這兩條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你要是拓展市場成本很高,那你利潤很低,就牽扯到劃得來劃不來的問題,不是說你做的越多越好,要有效益的。再有如果這個風險控制不定位的話,是很危險的,很可能公司造成很大的波動,我覺得這兩點我們很有效的控制住了。同時我們這種商務模式可持續發展能力非常強,它很明顯的用這種商務模式之后,明顯在上升。
今年我們一開春馬上威力非常顯著,設計訂單特別多,施工中標也很多,很明顯我們已經在突飛猛進。而且不光是效益顯著的好,整體的毛利和純利也在明顯的提高。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我們這個商務模式已經使我脫離了那種,比如一般裝飾公司的老板,他必須自己親自去拿活,親自去面對市場,陪著甲方去公關。你看我從來不會去陪甲方去喝酒的,沒必要,我可以騰出一些時間去考慮一些戰略的東西,我甚至還可以做一些其他行業的東西來配合,包括一些資本運作的事情,我覺得董事長可以做董事長的事,別把總經理的事都做了,為什么?你要有一個好的商務模式,你這個團隊才能發揮作用,不然沒有辦法,面臨市場的生存問題,面臨市場的生死問題,什么董事長總經理的都要一鍋燴。現在我覺得我們這個商務模式非常清晰,我很自信的說我跟其他裝飾公司比哪不同?核心競爭力在哪?甚至未來哪會比他們強,長遠看就是我的商務模式,這是我的核心競爭力。當然再往下細說,我因為怕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