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區位獨特,地處廈、泉、漳閩南“金三角”中心區域,與廈門經濟特區接壤,有泉州的“南大門”之稱。這里交通便捷,福廈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離廈門機場和港口僅幾十公里;這里依山傍海,與臺灣隔海相望,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閩南著名僑鄉和經濟重鎮。
水頭經濟的騰飛源于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改革開放后,熱情、豪邁、敢為天下先的水頭人,斗志昂揚,敞開胸懷,銳意進取,創新開拓,舞市場、興產業,抓石材壯支柱,把一個并不盛產石材的濱海小鎮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材集散地。它擁有全國唯一的石材專業展覽中心,擁有石材產業中配套齊全的供應鏈。水頭,在強大的產業聚集功能帶動下,已成為聞名海內外的中國石材城、世界級石材中心、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國家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鎮。
石材產業集群效應躍居海西榜首
水頭鎮擁有獨特的產業基礎優勢。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欣然為“中國·水頭閩南建材第一市場”題字———中國石材城。從此,石材產業就在水頭鎮鑄就了它不可動搖的支柱產業地位,為未來水頭鎮經濟的發展撐起了一片藍天,并促使水頭鎮在日后逐步形成以石材為龍頭,成為輻射全國、影響亞太,的國際建材的人、財、物、信息流重要集散地。
多年來,水頭鎮借助石材的產業和集散基礎,把水頭產業集聚戰略科學定位為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石材產業集群。水頭鎮借助市場的建設為契機和依托,快速推動石材產業的升級換代,不斷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技術流的暢通流動,走上了一條市場、產業、基地良性互動的特色產業發展路子,有效地推進石材產業迅猛發展。目前,全鎮共有石材企業1000多家,擁有先進專業生產設備300多臺(套),從事石材產業生產的管理、技術、經銷人員近7萬人,年生產加工能力1億多平方米,石雕刻品3000多萬個,占全國市場需求量的40%以上。其中,全國石材前十強中的環球石材、高時石材、康利石材等九強企業已經入駐水頭,加上東升股份、華輝股份、溪石集團等本地企業的迅猛發展,水頭鎮已逐漸成為石材產業聚集,產業巨頭群英薈萃的地方。
為了更好地服務石材產業的發展,水頭鎮大力促進產業鏈延伸和產業配套,使得與石材相配套的石材機械、輔助材料、磨料磨具、刀頭刀具、石工藝品等產業快速發展起來,形成了較為齊全的石材產業供應鏈。目前,全鎮有石材機械企業10家,磨具磨料生產企業8家,金剛石生產企業100家;其中全國知名石材機械制造上海飛宙、廣東科達等均已入駐;人造石、圓型材、異型材、薄板材、復合板、馬賽克加工等應有盡有,并且技術全國領先。此外,水頭鎮一個以石材深加工、石材機械、輔助材料生產項目為主的水頭石材機械與工藝制造基地已奠基建設,該基地規劃總用地3000畝,它的建成必將進一步延長水頭石材產業鏈,優化石材產品結構。
如今的水頭鎮,石材市場呈現了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高標準建設的五星級閩南建材第一市場及新興的中閩石材商城,共占地1300畝,有13萬平方米建筑、各種規格店鋪1300間,吸納了十多個省、市、自治區,20多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礦山公司、生產企業、貿易公司和經銷商上千家,入駐經營世界各地的石材精品600多個品種,石材機械及輔助材料幾百個品種,出租率達100%,年交易額達50多億元,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石材加工貿易、原材料集散、物流貿易中心。現在,中國石材城已基本形成了以南安水頭為中心,輻射半徑100公里的石材產業集群,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產業集群之一,并躍居八大產業集群榜首。
世界級石材中心初見端倪
幾年來,水頭鎮以打造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石材產業集群為目標,精心運作、全力推動,建市場、辦展會,抓配套、壯支柱,進一步提升了全鎮石材產業的層次,使水頭一舉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材生產基地。
市場、產業、基地良性互動發展,是水頭石材產業迅速膨脹、高速發展的一大特色。水頭鎮按照“大市場、大商業、大流通”的要求和“高起點規劃、高速度建設、高水平管理”的目標,加快市場建設步伐,把閩南建材第一市場建成由石板材城、閩南石材荒料市場、石材陶瓷綜合城、石材加工區和石材展覽中心等五大板塊組成的全國最大“建材超市”和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管理最規范的石材批發市場、全國首批“五星級建材市場”、亞洲最大的石材物流中心及最大的石材進出口基地。通過市場的帶動和輻射,大大地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技術流在水頭的涌動,吸引了眾多石材界精英入駐水頭投資建設,帶動了石材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全省最具規模的產業集群。
為將水頭打造成為世界級石材中心,水頭鎮積極完善以水頭石材展覽中心為核心的周邊配套項目建設,同時加快石材中心商務區建設。此外,石材精品中心、石材培訓與研究中心、中國大理石批發中心、中閩石材商城、高時石材物流保稅中心、東方五洲大酒店等項目的建設,推動了把該區域朝集石材產品展示、交易、信息交流、商務、培訓、研發等為一體的現代化石材商務中心發展。水頭鎮以展覽中心為載體,積極探索管理模式,經常組織舉辦各種展銷活動,創新展覽模式,豐富會展內涵。其中,一年一度的國際石材博覽會就是水頭鎮“以石會友”的最好時機。截至目前,國際石材博覽會已經在水頭成功舉辦了八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地提高了水頭“中國石材城”在海內外的知名度。
水頭鎮高度重視環境與經濟和諧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發展經濟不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由于石材產業的特殊性,它的發展將一定程度上影響環境的發展,因此水頭鎮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發展循環經濟。水頭鎮加強環境監測,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同時,水頭堅持堵疏結合的原則,在濱海工業基地旁規劃建設石材集控區,引導有條件的小型企業入駐,并對入駐企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供地、統一建設、統一治理”的管理模式,扶優促壯小型企業;積極引導廣大企業發展“綠色石材”,回收更多的碎石和石粉,發展好人造大理石、人造花崗巖、馬賽克,發展好循環經濟。目前,水頭鎮已形成以萬靈石藝為代表的多家開發碎石利用,變廢為寶,生產石材馬賽克、鵝卵石、復合板等產品運銷世界各地,年碎石利用量達20多萬噸,實現產值上億元;以開發生產人造大理石為主的鵬翔崗石,采用先進機械生產設備以及科學的管理制度,年設計生產崗石100萬平方米,廢石粉年利用額達3萬噸,預計實現產值2億元,全鎮還有5條崗石生產線投入使用,水頭已成為世界最大的人造大理石生產基地。
傾力打造世界級石材中心
水頭鎮明確產業發展導向,鼓勵企業轉變粗加工石材產品大量輸出的經營方式,鼓勵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在產品結構調整上實現突破,搞專業化深加工協作,使產品呈專業化,精品化。打造出口產品,以深加工高附加值異型石材、
大理石、花崗石大板、薄板、復合板為主,面向出口與承攬工程安裝。此外,水頭鎮還鼓勵企業轉變傳統產品觀念,不斷開發新品,開發一些適應市場流行款式的產品,研發高檔石材新產品,如馬賽克、文化石、人造石等。大力發展石材配套產業,規劃開發水頭石材深度加工基地,加大招商選資力度,進一步延長產業鏈,調整優化產品結構。
此外,水頭鎮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速推進水頭石材中心商務區建設,加快建設高時石材保稅物流中心,完善現代物流體系,以實現本地石材直接出口貿易,提高企業通關的速度,降低企業運輸成本。同時,還將進一步擴大閩南建材第一市場,規范石材荒料的采購和供應,使石材行業物流規模化、規范化、現代化。水頭充分利用網上中國石材城和中國建材網等商務資源,大力發展石材交易中介機構,輔助以遍布全國的營銷點,打造以水頭為中心的現代營銷網絡,增強市場集散功能。
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頭鎮綜合治理行業污染,在發展循環經濟上有新突破。把生態工業理念引入石材板塊的戰略,提高企業對整體產業長遠發展目標的認同度和責任心,引導企業走內涵發展的路子,著重發展循環經濟,支持、引導企業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大力發展“綠色石材”,力爭以最小的資源占用獲得最大的經濟產出。水頭利用嚴格的環保標準,促使企業共同參與到建設循環經濟基地中去;引導園區企業以多家聯合、共同投資方式,建設治理污染設施,完善治污價格機制;建設行業性清潔生產示范基地,組織實施資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以萬靈石材工藝為示范,積極扶持馬賽克、文化石等企業發展。促進企業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能耗產品,鼓勵推廣應用節能技術。繼續組織科技攻關,建立石粉、碎石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儲備庫,并每年支持2~3個項目轉化為中試產品,努力實現產業化。
當前,制約石材業可持續發展的不僅僅只是石材業內部所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專業人才的流失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為了使石材產業的發展獲得充分的支撐,水頭鎮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創新人才引進留機制。在新產品新技術日益成為石材業發展亮點的時候,水頭鎮除了引導企業前瞻性地分析市場情況,主動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以市場為導向,逐步提升產品檔次,擴大新的石材應用領域外,還把人才問題納入整個石材產業發展規劃中。過去和現在,石材業仍然延續師徒相授的傳統,大量從業人員沒有正規的培訓,工藝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難有大的上升空間。因此,水頭鎮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把人才問題納入整個石材業發展的規劃中,以在水頭創辦全國首所石材學院為目標,建立相應的人才培訓基地,為企業提速發展培養急需的技術人才,為將水頭打造成為世界級石材中心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如今,水頭正朝著世界級石材中心邁出堅定的腳步。我們相信,將來,水頭必將以更加昂然的姿態喜迎它的八方來賓,展現它“中國石材城”的更加亮麗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