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廈門還有一個稱號——全球衛浴產業的 “隱形冠軍”。從2009年開始,廈門的衛浴配件銷售產值已居全國第一位,最突出的是水箱配件,全世界有70%以上的品牌選用的配件都是廈門制造的。而在此“冠軍”鍛造之路上,臺企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從20多年前開始,臺灣衛浴行業便在廈門落地生根。如今,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像“細胞分裂”一樣,從臺企中延伸而出,成就了如今廈門衛浴產業鏈年產值百億元的財富奇跡。
改變
從一臺注塑機開始
1989年,臺灣仕霖集團在廈門何厝成立了建霖衛浴公司。當時,大陸的工廠還很少用塑料來生產衛浴產品。在那個時候,建霖帶來一臺注塑機,從此,衛浴產品開始采用塑料來代替其他材質。
到上個世紀90年代初,路達工業也開始進軍廈門。起初,他們做的是貿易生意,臺灣彰化鹿港是臺灣的水龍頭加工密集地,擁有上千家水暖五金生產企業,路達便把鹿港生產的閥門、水龍頭等賣到大陸來。而后,看到大陸衛浴市場的廣闊,路達便從貿易商轉作生產商。
廈門衛廚行業協會秘書長徐海明表示,在臺商落戶廈門之前,廈門在衛浴這塊的發展是空白的,等到臺商把技術帶進來以后,市場就發展起來了,慢慢地培養出一批人才,臺企的骨干再出來辦廠,通過這種“細胞分裂”的方式,廈門衛浴行業完成了健全產業鏈的整個進程。
優勢
將精致化進行到底
在路達集團總經理許傳凱看來,跟其他地方相比,廈門的后勁最足,發展形勢最好,其中領軍的5家企業,均有世界領先的拳頭產品。
以路達集團為例,此前中國衛浴工業設計中心落戶路達,大大增強了廈門衛浴行業的研發設計能力。如今,路達已經成為一家年收入超過50億元、員工超過7000人的中國十佳創新企業。
徐海明分析,對于廈門衛浴企業而言,最大的優勢是科技創新,“我們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極致、做到精。在協會的成員中,有的一天就有3個專利,有的平均每天有3個新產品,有的研發隊伍多達800人。”
互補
與南安“雙劍合璧”
與廈門緊鄰的南安,衛浴行業也發展得如火如荼。在業界人士看來,兩地并不是競爭的關系,反而具有極強的互補性。廈門主攻外銷,南安主攻內銷;廈門走代工之路,南安經營品牌。
許傳凱認為,南安衛浴企業都是從一家小小的五金店發展而來的,后來主攻內銷市場,他們的品牌建設、渠道管理為廈門過去專注外銷市場的衛浴企業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廈門衛浴因為沿襲臺灣經驗,在技術、管理上處于領先地位,也為南安衛浴的發展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徐海明認為,南安衛浴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強大的銷售隊伍,近20萬人的龐大團隊,讓他們在品牌營銷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廈門衛浴行業起點高,走的是規范化、規模化的道路,但到現在還在為別人代工,廈門企業想要轉型還要多向南安的企業學習。
方向
智能化服務百姓生活
仕霖集團執行長、臺商陳岱樺指出,智能化是廈門衛浴的發展方向,衛浴產業其實涵蓋面很廣,包括電子類、節能減排的生產工藝和空氣凈化設備等。未來,廈門衛浴行業的發展,會將高新科技一起融入傳統的產業中,讓更多的科技服務百姓的生活。
他表示,一方面,廈門衛浴企業要由零組件生產商轉成系統供應商;另一方面,從系統供應商轉型成為品牌通路商。目前,在廈門衛浴行業有一個共識,單純產品制造商必然要向系統和品牌企業過渡。“未來的3年~5年,廈門衛浴行業應該會經歷一個提升的過程。”
此外,衛廚一體化也是許多拳頭企業正在努力的目標。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路達等臺企就開始進攻廚具市場,欲把這幾十年來積累的優勢再度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