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出生”的“美加特”,主打產品是新古典風格的陶瓷燈。美加特營銷總監林克釧認為,堅持自己的特色很重要,陶瓷燈和新古典風格是主打,不能偏離這個軌道,但同時可以在外圍設計一些其他風格的產品作為輔助,使產品具有多樣性。
盡管如此,相比正熱門的LED,傳統產品的路還是難走得多。林克釧透露,今年美加特的銷量掉了六成,利潤下降了三成,而陶瓷、五金等原材料卻漲了兩成。人工和租金就更不用說了。
林客釧說,燈飾行業是勞動密集行業,穿線、組裝、焊接這些都要人工來完成,機器是無法取代的。而即使是熟手,產值也不可能達到很大的突破。
今年經濟形勢不好,林克釧也不敢在品牌營銷上做太大的投入,從1月份到現在,只在宣傳品印刷、經銷商門牌以及專賣店裝修上花了些錢。“我覺得營銷投入很不夠,但在這種形勢下,也不敢投入。”
讓林克釧煩惱的,還有抄襲。美加特的一個獲獎作品被古鎮另一家燈飾企業抄襲,他三次交涉要求對方把產品撤下來都未果,現在通過知識產權局去交涉,“再不行就只能通過法律渠道了。”
古鎮副鎮長袁松華表示,中國已是世界照明燈具產品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但多年來國內的燈具生產上多處于仿制階段,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形成不了世界級的品牌企業。
選擇:十字路口
是做外銷,還是開拓國內市場?是堅持做傳統的燈飾,還是做熱門的LED?擺在古鎮面前的是多道選擇題。
王高祥說,麗比特2008年以前都是做外銷為主,之后轉做內銷。說到內銷,站在一邊不大說話的區域經理鄭小紅搖搖頭:“國內市場太不好做了,價格戰打得厲害。”麗比特今年在國內的銷量下降了兩到三成,外銷反而上漲了15%,日本、印度等亞洲國家和中東是他們的主要市場。“內銷量少價高,外銷利潤率雖然低一點但量大。”
林克釧則表示,做內銷勢在必行,不做就會落后了。“但做內銷煩惱也多,客戶當然是看到哪里有更便宜的就跑走了,很不穩定,每單的量也不大。”
藝華燈飾有限公司是古鎮現在少見的完全只做外銷的廠家。藝華公司副總經理黎剛說,公司暫時還沒有做內銷的想法,1985年成立以來,藝華一直以德國為主要客戶,八成的貨品都銷往那里,客戶非常穩定。“德國在歐盟里需求量是最大的。”
國家然而,藝華公司今年銷量仍下降明顯,黎剛說,至少掉了三成,且目前看來下半年的趨勢也并不太好。那明年呢?
黎剛表示,根據市場調查,歐洲消費者每兩年會更換一次燈具,“現在經濟形勢不好,燈具再多用一年也有可能,但是到底燈具不是奢侈品,還是會換的。”因此公司對于未來的發展并不太擔心。
黎剛頭疼的是不斷攀升的成本和客戶壓低的價格,這兩者直接導致了利潤率的下降。今年人工價格上漲了兩成,人工成本占到所有成本的30%。而另外一邊,客戶也在要求降價,每年都會要求降三到五個百分點。“利潤率現在只有差不多15%。”
而面對來勢強勁的LED浪潮,古鎮又如何應對?
事實上,很多古鎮燈企已從觀望中縱身投入LED浪潮。燈都會展公司總經理魏嘉駿說,設定展位時,一開始LED展位并沒有安排那么多,但卻被提早預訂一空,因此燈博會特意將LED展位擴展到800個以上,相比去年,今年的LED展位增加了200多個,其中不少是古鎮本地企業。
但LED燈的發展方向,也存在著各種爭議。一名業內人士說,古鎮獨特的優勢在于燈飾,強調的是空間裝飾性,至于燈光照明則是排在其次的。然而,也有人認為,LED因為節能,用戶可以消除原先多頭花燈的耗電估計,這必將促進花燈的銷售。
不可否認,爭論仍將繼續,而關于制造業轉型,也仍將繼續艱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