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宇: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創新,推動課程教學全面革新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21-09-22 15:19:00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作者/楊毅)第十九屆中國科學家(國際)論壇于9月18日、19日兩日在京順利召開,在此次論壇上,中國知名建筑設計教育專家張天宇憑借其自主研發的原創性技術成果“針對差異化教學需求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V1.0”從全國近千個教育行業創新技術成果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教育行業國家級獎項“2021教育行業科技創新優秀發明成果獎”。
張天宇的獲獎技術成果“針對差異化教學需求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V1.0”是一項極具行業前瞻性和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此項技術成果解決了在目前國內教育行業缺乏針對差異化教學需求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方法的問題,為一線教育教學單位和機構掌握了解各類課堂教學現狀和質量、提升課堂質量、優化教學過程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數據依據。本次評選活動評委組專家對此項技術成果這樣評價:“‘針對差異化教學需求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系統V1.0’是一種針對差異化教學需求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方法及系統,系統可以根據不同課堂類型的差異化特征,構建針對不同課程類型、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體系,從而更為科學、規范地對某一具體課程的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獲得更為客觀、準確的評價結果,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教學質量現狀與特點,為教師改進教學模式和優化教學方法提供科學的評估和決策數據支持,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全面有效提升,滿足了學生差異化學習需求。可以說,此項技術的開發為中國素質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深化改革和創新發展,為國家‘培養高質量人才’戰略目標的貫徹與落實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此項技術自2019年12月發布以來,已被40余家教育單位和機構所應用,廣泛應用各校素質教育差異化教學課堂教學評價中,滿足了各個教育單位和機構針對差異化教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需求,顯著提升了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和學生成績。北京某知名中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應用此項技術近一年時間,該校差異化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的得到深入整改和優化,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熱情和課堂活躍的高漲,家長滿意度也大幅提升。特別是借助此項技術提供的評估參考,該校進一步進行了教學模式、教學技術、教學器材的創新研究,并取得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一項、市區級教育教學成果獎三項的優異成績,極大助力了教學模式改革深化發展。
當今世界,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將社會帶進了嶄新的智能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全球治理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正在重新定義人類的知識和能力價值,并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態和教育治理模式。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無法滿足智能時代的需求,培養的人才原始創新能力不足,更遑論引領人類進步,開風氣之先的大師和大家。在教育教學一線工作了10余年的張天宇,對于教育行業變化與需求有著更為深刻的了解和認知。為了以智能技術解決教育難點問題,增強中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能力,多年來,她潛心鉆研智能化教育教學技術的開發,相繼發布了一系列原創性技術成果,主持開展了國家級課題《基于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建筑設計教學模式探究》的研究工作,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推動了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為造就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做出巨大貢獻。
張天宇經常強調:“教育是在默默無聞中奠定人的根基,沒有耀眼的壯舉,卻是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石,也是塑造學生青春的關鍵。”在超過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堅持教書育人,認為每堂課都應如工匠般精雕細琢,確保教學內容深入學生心智,成為他們品格的組成部分。她還經常提醒自己:“教育的使命是為未來培育人才,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教育的進步應與時代同步。”多年來,張天宇致力于教育技術的創新和課堂教學方法的突破,不斷在實際教學中探索和革新教育及培養模式。她重視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和社會責任感。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張天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建筑設計人才培養體系,該體系基于她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成果,并全面涵蓋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科研訓練。由她培養和指導的學生多年來屢獲國內外建筑設計比賽大獎,其中包括Revit杯大學生建筑設計作業觀摩“優秀作業”、Autodesk杯全國高等學校建筑設計教案和教學成果“優秀作業”等國內高校知名設計大獎。
張天宇以其堅守不保守、包容且不斷進化的學習和思維方式,保持著源源不斷的思想活力。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下,教育行業正朝著智能化方向快速演進。張天宇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創新,致力于構建智慧教育的新生態環境。她以對教育的熱忱和技術的深入研發,旨在培養大量人才,為國家和社會的未來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這種方式,張天宇不僅在提升教育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推動教育行業向更高效、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力。
相關文章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